纳凉 发表于 2010-12-19 20:33:38

[反方]“首席工人”制奏效更需名惠实也至

【反方】“首席工人”制奏效更需名惠实也至
                               崔冰

      当前,随着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企业对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工人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有媒体报道,珠海等沿海发达地区的企业甚至打出每年10多万的“高薪牌”,也很难聘到所需的高技能型人才。目前,这种优秀技术工人、技师难觅抑或留不住的现象正成为困扰企业发展的共同难题,造成这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企业缺乏激励工人钻研技术、脱颖成才的完善通道,加之社会职业偏见和福利待遇反差,导致技术工人受不到应有尊重,这无疑是影响技术工人队伍稳定的主要因素。
       企业在关键岗位、关键工序设立首席工人”、“首席技师”制度,提供相应的津贴、补助等激励机制,体现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人才理念和管理智慧。但是,这剂补药能否治愈高技能人才留失这一顽症还要看疗效,因为,设立“首席工人”制并非新疆首创,早在多年前“首席岗位”之类的称号在辽宁、上海、广东、江苏等省市的不少国企中都出现,许多最终都沦为了“名惠而实不至”的“叶公好龙”,没有起到应有的“蓝领”人才激活和释放效应。
       在目前国企倘没有去行政化,官本位意识、等级观念仍很浓厚的背景下,我们对“首席工人”这一制度设计的期望值不能太乐观,要催生出良好的“涟漪效应”更需要在矫枉过正,求真务实上下功夫。蓝领的能工巧匠与白领高学历的科研技术人员、金领高资历的企业管理者都是企业的人才,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工作岗位和分工的不同,一流技术工人是企业发展的生力军,没有一线技术工人的质量保障,就没有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因此,企业回报这些做出卓越贡献的优秀工人不应太吝啬,不仅要视情给予相应的经济补助,更要给予必要的政治待遇,要让首席工人与一定级别的干部一样享受岗位津贴、绩效工资乃至车改、采暖费补贴、健康体检甚至考察培训等待遇,让“首席工人”不仅有名誉,更有众多实惠,奖得让人眼红心跳才能营造出国企拴心留人的人才环境。
       Email: bigcatreview@126.com

沩水云飞 发表于 2010-12-19 20:54:15

“首席工人”制奏效更需名惠实也至,赞同。

szlmhtx 发表于 2010-12-20 17:31:18

我所在的企业也设立了“工人首席”制,却未能得到很好的实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反方]“首席工人”制奏效更需名惠实也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