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j66 发表于 2021-5-18 21:54:41

【党史故事⑨】“五百里井冈”的准确含义

        1927年10月,毛泽东同志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进军井冈山,开始创建以宁冈为中心的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
  80多年后的今天,井冈山已经成为一个没有围墙的革命历史博物馆,接待了一批批实地探寻“井冈山精神”的游客。许多人经历了井冈山红色之旅后,在体会文章中感慨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巍巍五百里井冈……”其实,“五百里井冈”用在这里并不准确。“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并非“五百里井冈”,“五百里井冈”确切的应该是指“井冈山军事根据地”。
  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1%2F0310%2F35cedf32p00qpr05k00cod200hs00ctg00f400av.png&thumbnail=65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油画《向井冈山进军》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地处江西、湖南两省之交的罗霄山脉中段,红色区域主体包括六县一山(六县是指江西的宁冈、永新、莲花、遂川,湖南的酃县、茶陵,一山是指井冈山),鼎盛时期面积达7200平方公里。
  1928年11月25日毛泽东同志以井冈山前委书记的身份,向中央写了报告,这篇报告后被收入《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的第四篇文章《井冈山的斗争》,文章在“军事问题”一部分写到:“军事根据地:第一个根据地是井冈山,介在宁冈、县、遂川、永新四县之交。北麓是宁冈的茅坪,南麓是遂川的黄坳,两地相隔九十里。东麓是永新的拿山,西麓是县的水口,两地相隔百八十里。四周从拿山起经龙源口(以上永新)、新城、茅坪、大陇(以上宁冈)、十都、水口、下村(以上酃县)、营盘圩、戴家埔、大汾、堆子前、黄坳、五斗江、车坳(以上遂川)到拿山,共计五百五十里。
  由此可见,毛泽东把“井冈山军事根据地”界定为“五百里井冈”,“五百里井冈”也由此得名。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党史故事⑨】“五百里井冈”的准确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