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gzi 发表于 2021-6-2 11:31:56

济南公交:“碳中和”打造节能减排新典范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碳达峰”“碳中和”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也被称作“碳中和元年”,一时间碳中和、碳达峰成为刷屏热词。作为节能减碳的重要一环,公共交通领域二氧化碳的排放管理尤为重要。多年来,济南公交公司对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都很重视,从结构节能、技术节能、管理节能等方面多措并举,深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提升行动,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不断探索着绿色低碳的转型之路。
  近年来,济南公交大力推进节能与新能源公交车使用,加快推进中心城区公交车辆电动化更新,淘汰国3排放柴油车;新购氢燃料公交车,扩大氢燃料电池公交车的示范应用;优化车辆技术选型,采购双源无轨电车。截至2020年底,济南公交拥有公交车5629辆,实现了主城区内淘汰国3排放柴油公交车的目标。其中,新能源车3701辆,占 65.75%;双源无轨电车 126辆,占2.24%;天然气车 (CNG、LNG)1215辆,占21.58%;绿色公交车 (天然气车、新能源车、双源无轨电车)共计5042辆,占总车数的89.57%。2020年,济南公交完成节能量3613.5吨标准煤,减少碳排放9008.5吨,相当于种树1793450棵,节能减排效果明显。
  和传统的燃油公交车相比,插电式混合动力新能源公交车辆能够节约燃油成本20%-30%,纯电动车辆节能效果更加明显,较燃气车辆节约费用78.14%,而且减少了碳和有害气体的排放,降低了运营成本。2020年,济南公交节油车率达92.13%,较定额节约3245.3吨标准煤。
  为了配合公交电动化发展,济南公交努力完善基础设施布局,新建公交场站配建充电设施达到100%,形成广覆盖的充电基础设施网,加大有效利用力度。目前,济南公交充电设施47处,304个充电桩,充电设施场站覆盖率已达到63%,桩车比约为1:4.5,基本能够满足纯电动公交车充电需求。年内还将建设完成全福立交桥、济南大学等5处公交停车场充电站,届时,充电设施场站覆盖率将提高到80%。
  2020年以来,济南公交在BRT1、BRT2等公交线路,陆续推广使用充电弓技术。相比于传统公交充电站,下压式充电弓系统布设在公交场站的候车区,占地面积大幅减少;采用大电流快充技术,最大充电电流达到800A,可利用公交发车班次间隔快速补充电量,大大提高了充电效率,有效缩短车辆停场时间。据了解,充电弓技术的使用在省内尚属首次。
  每年年初,济南公交都要制定节能减排规划,并以此作为全年节能减排管理的指导性文件,并坚持能源管理月评价制度,对各单位的技术指标、定额完成情况,工作落实和成效进行量化打分、评价和排序,对节能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做到及时分析、解决;同时,实行定额管理,依托 “星级管理、星级服务”制度,在节能方面对每辆车的材料费、燃油 (气、电)量与定额进行对比,对驾驶员以及管理人员进行相应的考核,从而激发员工的节能减排意识。在谷电使用方面,严格落实 “多用电、多插电、多用谷电”节能措施,谷电使用占比达到40%以上。
  与此同时,积极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科学高效开展车辆技术管理工作。通过数据的实时监控分析,实现故障预警与分析、故障原因追溯、技术性能评价、驾驶操作水平评价、能耗定量分析等功能,进一步提高车辆技术管理与节能管理水平。进行路谱采集,通过分析结果科学确定车辆所需的技术参数与配置要求,使车辆在安全性、可靠性、动力性及经济性上更加突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济南公交:“碳中和”打造节能减排新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