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兵:掌子面上“充填明星”
张国兵:掌子面上“充填明星”2010年12月18日,淮北新星集团在冀中能源邯矿集团陶一矿充4面现场考察中,注意到一个细节,一个职工在材料试验操作台细心地调试着材料的配比。这个职工就是张国兵,为确保充填效果,像这样的实验,他每班都要做。虽然繁琐,但他从不含糊。正是这股子精益求精的劲儿,使他成为掌子面名符其实的“充填明星”,使东起辽宁,南至四川;西起陕西、东到山东的参观考察的客人对该矿的充填成果赞不绝口。
谁曾想到这个“明星”从事充填工作仅有一年多。2009年,10月份,陶一矿面对资源枯竭的严峻,被迫尝试高水材料充填技术。原本从事瓦斯监测他,“跳槽”搞起充填,当任充填班大班长。
要想确保充填效果,首先要解决班组人员杂、年龄差距大、技能水平参差不齐等难题。他采用目标责任制,结合任务完成、工程质量等标准设立工分,每天考核,月底总评,与工资奖金挂钩,调动职工创精品意识。把培训定为管理重点,建立班组“经验台帐”,登记各自认为有价值的“经历”,班前会上传阅,每周测评学习成绩。短短3个月,充填工作步入正轨,充一面在质量验收过程中受到冀中领导的认可和好评,被矿评为精品工程。
他常说:“由于没有经验,事事就得多留心!”在充填管路延长的第4天,下山通往工作面的1000余米管路全部被堵死,直接经济损失达60多万元。为找到封堵原因,跟班人员和班组长连续在井下查找20多个小时,终于找到事故原因,原来是充填准备时间没有掌握好,材料凝固在管道中的结果。他及时调整充填泵流量,安装流量计,利用水、风管分解管路,每班必须冲洗管路,再未出现过类似事件。
此后,他们班相继解决了大型支架移位、充填包准备、支架挂包等多个难题,为超高水速凝充填技术成为国际领先、国内首创的技术做出了自己最大的贡献,他也被矿评为2010年度“生产功勋”。
吕学伟 李珂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