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流年
·李晓波时光如白驹过隙。眨眼,又是一个本命年。昨日,与老同学在他办公室闲聊,说到本命年的话题,他感慨说自从进入新千年后,感觉时间过得越来越快,一天、一周、一月、一年.......在不知不觉中就过去了,仿若是时间马车被鞭策着加快了速度似的。
是呀,站在2021年的这一个夏日回眸,流年里的时光历历,仿若在昨日,那些艰辛、那些感动、那些快乐、那些哀愁、那些幸福都如镜像一般清晰,如年轮一般隽永。
我生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的农村,和那个年代大多数人一样,有一个缺衣少食,不堪回首的童年。回望岁月,至今还能看见一头花白头发的奶奶高高地绾着裤脚顶着风雨在水田里插秧的情景。因为家里爷爷和父亲都是煤矿工人,我们家是生产队里的“超支户”,每年都需要向队里缴纳两三百元的“超支款”才能领会分到奶奶、母亲和我与弟弟头上的粮食。而每日劳作时,奶奶、与母亲则与队里的其他家庭的男人一样在田地里劳作,无论日晒、雨淋,从不敢缺工。
1985年,我迎来人生第一个本命年。因为父亲在井下工亡,我的户口迁出了农村,“跳出了农门”。在那个还有很多同学要向老师赊欠学费的小山村,父亲用生命为我换来的每个月四十元的抚恤金成为别人羡慕不已的“高收入”。但没有人知道我内心的苦楚与悲凉,失怙之痛,让我学会了坚强,学会了隐忍与成长。
1997年,我人生的第二个本命年,高中毕业参加工作的我凭籍着读书期间发表的几篇文章在父亲生前工作的煤矿谋到一份宣传干事的职业,避免了高强度、高风险的井下劳动的同时,也能近距离感受矿工工作、生活的艰辛与不易。每每到连队采访,总能听到他们“打眼、放炮、攉煤,一干8小时,腰都打不直”的抱怨,回到家里,总能听到罹患矽肺的邻居矿工长一声短一声像随时会耗尽生命里所有能量的咳嗽。
2009年,在我36岁的时候,我终于鼓足勇气下到了千米井下。而井下却早已是另一番景象,经过新千年以来煤炭行业黄金期的到来,国有煤矿加大了生产现场设备设施的投入,严格了安全作业环境的打造,不仅仅“腰都打不直”的工作面不复存在,现场打眼放炮的传统落后作业方式也已被割煤机割煤、综掘机、钻装一体机掘进替代,职工劳动强度大大降低的同时,劳动保护也同步跟进,采掘机械设备上自带喷水降尘、皮带运输转载点防尘水幕防尘,职工强制性佩戴防尘口罩等等都为职工的身体健康提供了无微不至的保障与关怀。
2021年,在全国实现现行标准下整体脱贫,并迎来中国共产党诞辰100周年的喜庆日子里,我老家的同学们大多搬进了县城,与全国人民一起过上了小康生活,而迎来第四个本命年的我,也欣喜地在企业司法重整融入新川煤新华荣的历史性时刻,欣喜地见证了企业攻克78°以上急倾斜综合机械化开采的高光时刻,见证了今日矿工在成都、重庆、海南等地购买住房,每天开着自己的小汽车上下班的幸福甘甜。
细数流年,就像网络上流行语说的,我们七零年代生人把一切该赶上的,都赶上了。无论包产到户、全民下海,还是国企改革、取消农业税,无论是汶川地震、举国抗灾,还是新冠疫情、武汉封城,无论是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整体脱贫,还是领袖“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承诺,无论是煤矿里工人每天在安全高效的环境里工作,还是笔者自己在大疫之年举家安康,还喜提了性能更优越、安全性更高的新车,都让我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了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剧烈变化,都让我们在细数流年里感受到了使命与荣光!
继往开来,使命在肩,“梦想仍在,人生正当年”,两个“一百年”目标不容我们懈怠,我们也不能懈怠、不会懈怠。
(作者单位:四川川煤集团华荣能源公司绿水洞煤矿) 继往开来,使命在肩。 “梦想仍在,人生正当年”
感同身受
喜读老师美文 一个亮点是“梦想仍在,人生正当年”,
一个建议是,最后“2021年,在全国实现现行标准下整体脱贫”那段,如果同样与企业、自己的变化有关就好了,
回 3楼(张丽) 的帖子
已做修改。谢谢张老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