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j66 发表于 2021-7-5 05:58:13

【党史故事61】中共六大 低潮奋起

1927年国共合作发动的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走上独立领导中国革命的道路。在关于中国社会性质以及革命性质、对象、动力、前途等关系革命成败的重大问题上,迫切需要召开一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认真加以解决。中共中央于8月7日在湖北汉口召开了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会议上毛泽东作了重要发言,着重对大革命失败后党必须发动农民和开展武装斗争等迫切问题作了阐述。会议纠正和结束了陈独秀的错误路线,选举瞿秋白、李维汉、苏兆征等人组成临时中央政治局。毛泽东当选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面对形势和党的任务的巨变,中央临时政治局提出要在6个月内准备召开中共六大。1928年3月,共产国际充分考虑了中共和中国国内的实际情况,正式回电,同意中共六大移到莫斯科召开。
https://p3.itc.cn/q_70/images03/20210426/f17f40cbbc244a59a80f4a49eb70921b.jpeg
中共六大认真总结了大革命失败和土地革命战争初期革命斗争的经验与教训,明确提出要反对“左”、右两种倾向。大会进一步批评了大革命后期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认为其是导致大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大会也批评了大革命失败以来的“左”倾盲动错误,认为盲动主义与命令主义是当前使党脱离群众的最主要的危险倾向。
https://p3.itc.cn/q_70/images03/20210426/ad0c2c12b1e040c0b3f99b894eb21b6d.jpeg
六大对有关中国革命的一系列存在严重争论的根本问题,作出了基本正确的回答。它集中解决了当时困扰党的两大问题:一是在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问题上,明确指出现阶段的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引起中国革命的基本矛盾一个也没有解决,现阶段的中国革命依然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主义革命。二是在革命形势和党的任务问题上,明确了当时中国的政治形势是处在两个革命高潮之间,即低潮时期,革命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大会根据对形势和敌我力量对比的较为正确的分析,确定党的总路线是争取群众,准备起义,而不是立即举行全国性的起义。党的中心工作不是千方百计地组织暴动,而是做艰苦的群众工作,积蓄力量。这两个重要问题的解决,基本上统一了全党思想,对克服党内存在的“左”倾情绪,实现工作的转变,起了积极的作用。
https://p6.itc.cn/q_70/images03/20210426/3b036adcc8e144c299b55d7a9822e1d9.jpeg
在六大以后的两年中,全党贯彻六大路线取得较大成绩,革命力量得到了恢复,中国革命出现了复兴的局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党史故事61】中共六大 低潮奋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