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gzi 发表于 2021-7-13 10:25:05

50℃的车顶,工作衣湿了一遍又一遍

■ 劳动报首席记者 庄从周 文/摄              
作为申城地铁的守护者,位于梅陇的上海地铁维护保障有限公司承担了重要的工作和职责。每天地铁都会驶入维保基地,进行例行的检查和维修。上周记者前去采访时,上海迎来了37℃的高温天气,对于在封闭环境内,无空调下作业的维保人员来说,在车顶维修检查时的温度高至50℃,穿着厚厚工作衣登上车顶,不出几分钟,全身湿透,汗渍马上显现出来。维修一部检修七班的副班长王峰告诉记者,每年夏天,他们都要去承受这样的高温,虽然辛苦,但为了让每节列车无故障地驶出,这份使命感催促着他们全力做好自己的工作。
上海今年首个高温预警日
他们登上车顶排除故障
记者前去采访当日,上海发出了今年的首个高温预警,当日最高气温直冲37℃。在梅陇的上海地铁维护保障有限公司里,维修一部检修七班的工作人员正在更换工作衣,准备登上一号线的车顶,进行例行的检查和清洗工作。
记者看到,型号为01A07的一号线列车依次停靠在厂房内,整个厂房由于阳光的炙烤,温度急速上升。由于清洗车辆空调,更换滤网等工作都需要在车顶进行,而整个车顶区域又是温度最高的地方,所以每到下午的这个工作时间段,都像是“洗桑拿”。
检修七班的班长陈骏和副班长王峰是一对师徒,王峰在2008年进入地铁维保后便一直跟随着陈骏。平日里,两人交流,王峰也总是亲切地称呼陈骏为“师傅”。
当天下午2点15分左右,整个检修七班的更衣室里忙碌了起来,大家都在更换工作衣。“之前穿的一套已经湿光了,换一套新的,我们就上车顶了,车顶上温度更高,五分钟,估计就得湿透。”王峰告诉记者,在高温天气下,对于地铁空调的检修和清理是重中之重,一定要仔细排除故障,细致清理滤网等。
而为了让乘客感受清凉,他们付出的汗水难以计量。
不带水杯戴护膝
这项工作辛苦但值得
在更衣室里咕咚咕咚喝了一大口矿泉水,王峰和同事们出发了。记者也跟随他们从厂房最尽头的楼梯处登上车顶。
记者发现,几乎每一个上车顶的工作人员都没有携带水杯,问及原因,王峰说,“你看我们都戴着口罩,工作衣上都是油污和灰尘,就知道原因了吧。”他笑着说,要在车顶上喝水也是可以的,那就是一口水,一口灰了。
而在车顶接近50℃的高温下,他们都戴着口罩,抵御灰尘,但在如此高温的情况下,佩戴口罩的体验并不好,记者在车顶待了仅仅十五分钟,就感觉有些透不过气来。
在车顶上,王峰熟练地更换空调滤网,并擦拭出风口,一块原本全白的毛巾,立马变为全黑。出于在车顶工作的安全考虑,每一个人都会系安全绳,如果人要移动位置,需要先移动安全绳的位置,所以在车顶上操作也是颇为费力,加之需要不时蹲下起立,一般来说,二十分钟是一个极限,人就需要下来喘口气,补充一些水分。记者发现,王峰不光穿着厚厚的长袖长裤工作衣,还戴着一对护膝。他告诉记者,“频繁的起立蹲下,在高温下,人会头晕,不如戴护膝,跪着擦洗以及更换滤网,这样人就不会怎么晕。就是膝盖遭点罪。”
王峰在这个岗位上已经工作了十余年,他回忆自己刚进来时,就连地铁上的那些螺丝都扳不动,“地铁上的螺丝都是有固定扭力的,我当时不知道,手也没劲,第一天就给我弄得崩溃了。”在他看来,对于地铁的维保不光是一项体力活也是一项技术活,“每天进来的列车,大大小小检查项目无数,我们光检查轮距等就要量64次,每次三组数据,那是在车底的工作,一样是又热又累。”
对于检修班的职工来说,每天早上十点一直到晚上八点,当一辆列车无故障地通过全部质检驶出时,他们的心里总是倍感充实和满足。
http://epaper.file.routeryun.com/ldb/2021-07-12/60eb1da13b9bd.jpg

http://epaper.file.routeryun.com/ldb/2021-07-12/60eb1da11e037.jpg

高温之下,岗位热,人心暖
刚出梅,即入伏,上海昨天再次经历了一个36.8℃的高温天气。对于普通人来说,酷暑季节总是颇为难熬的,和往年一样,劳动报记者今年也将笔触对准在烈日炙烤的项目工地、火花四溅的重工业车间、奔走于热气蒸腾街道上的工作者们,通过全媒体的亲历式报道,记录各行各业在高温下的坚守和付出。
每一年的高温一线报道,我们总能看到这样的人群画像,厚厚的工作衣下印出的满身汗渍,黝黑的皮肤和朴实的笑容,这是城市里最可爱的一群人,正是他们的尽职尽责,保障了城市的有序运行。我们也希望通过这样的报道,让更多人了解他们、敬佩他们,以他们为榜样。同时,也希望这些报道能够唤起社会各界对高温作业者的关注、关爱,相关监管部门、工会组织、用人单位更加重视夏季安全生产和防暑降温工作,为高温岗位劳动者多开“凉方”。
近年来,上海各级工会广泛倾听职工的真实需求,持续创新工作方式,户外职工爱心接力站不断升级、高温慰问更加人性化、相关保障更趋完善。而不少企业通过自身技术创新,让原本的高温岗变成了清凉地……这些努力在职工心中降下甘霖,对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有极大助益。
高温关怀,行胜于言。上海各级工会干部们也已经迎着热浪奔走,到最苦、最热的岗位中去,倾听职工们的心声,了解他们过得好不好,工作得舒不舒心,企业防暑降温工作做得到不到位。这座城市虽在热浪之下,但在多方协力下,正在奏响一曲华美的抗暑奏鸣曲,这无疑彰显了上海的城市品格,以人为本,有力提升了城市的软实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50℃的车顶,工作衣湿了一遍又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