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孩子体检中那些健康事儿
2021年7月11日是第32个世界人口日,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将今年世界人口日主题确定为:“权利和选择就是答案:不管是婴儿潮还是婴儿危机,解决办法在于优先考虑生殖健康和所有人的权利。”国家卫生健康委将中国主题确定为“生有所护,幼有所育”。儿童,是家庭的希望和未来,儿童的健康是家长永远的牵挂,“我的孩子健康吗?”你的内心,是否经常闪现这个问题,暑期到啦,如果想全面了解孩子的健康状况,可以带孩子到医院做一次体检,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可能存在许多你并不知道的健康问题。
营养紊乱,过胖过瘦的孩子都需要关心
体检中发现,近些年,儿童的营养与生长发育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一极是营养不良,另一极却是营养过剩。营养不良仍是孩子面临的一大健康问题,表现为体重低下、消瘦、生长迟缓、代谢及免疫力低下,铁、锌、维生素D等微量营养素缺乏仍普遍存在。营养不良不仅影响生长发育,远期可影响智力和认知水平,很多家长关注的孩子身高,也很可能受到影响。当前环境下的营养不良,又跟以前不一样,不是吃不上,而多源于孩子不爱吃,偏食挑食,还有的是源于家长喂养不当,喂养过于精细但搭配又不合理。此外,部分营养不良还跟疾病、先天因素等有关。
营养过剩的孩子在体检中查出更多。儿童肥胖的原因有过度营养、活动少、饮食运动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偏差等多方面。在体检中发现,由肥胖引发的健康问题格外值得关注。
如果孩子体重方面偏离了正常曲线,还是应该检查下原因,对症干预。
外生殖器异常,这方面疾病很容易被忽视
在外科体检中发现,男孩子包茎和包皮过长现象比较高发。在正常情况下,婴幼儿的包皮与阴茎头有生理性自然粘连,尿道口较小,阴茎头难以露出,处于生理性包茎状态。一般到3岁时,大多数儿童的包皮可退缩翻起,如果3岁以后还处于完全性包茎状态,可能会限制阴茎的发育,而且容易藏纳包皮垢,引起包皮炎、龟头炎、甚至尿路感染。所以青春期前的包茎应予以积极治疗。
隐睾问题更易被忽视。隐睾是指出生时一侧或双侧睾丸未降入阴囊,而停留在腹股沟或腹腔内。由于腹股沟或腹腔的温度比阴囊高,可导致曲细精管萎缩退化,阻碍精子的产生,严重时可影响生育能力。原则上,隐睾症的治疗越早越好,但在1岁前约有1/4的机会睾丸可自然下降归位,所以在此之前的隐睾只要观察即可;如果1岁后睾丸仍未下降至阴囊,需行手术矫正,最迟不超过2岁。
隐睾问题比较隐蔽,家长也可在洗澡时关注下孩子阴囊中有没有“蛋蛋”,或者外阴肿大等问题,若有怀疑要趁早体检。
视力问题,5个孩子就有一个视力不好
来医院体检的儿童,存在视力问题的约占15%-20%。其中学龄前以弱视、远视、散光为主,学龄期及青春期则以近视和散光为主。
0-6岁是孩子眼球结构和视觉功能发育的关键时期,6岁前的视觉发育情况决定了一生的视觉质量。由于学龄前儿童视觉发育仍不完善,如果这段时间出现了散光、远视等问题,会使其得不到清晰的光学影像刺激,影响视觉发育从而导致弱视。
6岁以后视觉功能已发育完善,等到那时再治疗,即使佩戴眼镜,视力也不易恢复正常。
儿童视力问题一定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早治疗。定期视力检查,建立眼健康档案,监测视觉发育,及时发现视力异常的征兆并进行干预或矫正。
龋齿病,30%孩子被检查出了蛀牙
在医院体检的低龄儿童中发现龋病的约占30%。不少家长认为乳牙会替换,发生龋病后并不重视。其实,乳牙龋病不仅产生口腔炎症,影响恒牙的萌出和颌面部的发育,还会因牙体缺损和疼痛导致咀嚼功能降低,营养摄入减少,使全身的生长发育也受到影响。因此一旦发现龋病应积极治疗,阻止其继续发展并恢复牙齿的固有形态和功能。
龋病也是病,应积极预防龋病的发生,主要有以下途径:
①掌握正确刷牙方法,彻底清洁牙齿,去除菌斑。②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鼓励儿童多吃蔬菜、水果和奶制品等健康食品,减少含糖食物的摄入。③合理用氟,如含氟牙膏、局部涂氟等。④窝沟封闭防龋。⑤定期检查牙齿,至少每半年一次。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