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的洪水围困
那年的洪水围困上午,我一接到社区组织抗洪抢险救援技能培训的通知,便匆匆赶过去。没想到,报到时却吃了“闭门羹”。
登记的工作人员指着清一色的毛头小伙子说,你上岁数了,不适合干救援!小伙子们劝道:救援交给我们年轻人吧,您还是回去吧!
听着你一言他一语的劝说声,倍感委屈的我,脑海里浮现起30年前我在老家淮河岸边被洪水围困的一幕幕。
那年8月3日傍晚时,突然狂风大作。当时我和村里的小伙伴正在淮河里游泳,风平浪静的河面眨眼间巨浪滚滚,我们以百米冲刺的速度游上岸。刚到村口,听到轰的一声巨响,我们跑了过去,张婶家的厨房倒了。
张婶家老公和孩子出去打工了,就剩她一人在家。此时正是做晚饭的时间,我赶紧上前翻碎砖瓦,大声呼喊张婶,没听到回应。我招呼被吓呆的小伙伴赶快过来,把厨房房梁挪开,移走屋顶,寻找张婶。闻讯赶来的邻居们兵分两路,年轻力气大的负责搬抬,婶子们搬碎转瓦片。将垮塌的厨房清理干净,也没找到张婶。
就在众人焦急不安之时,张婶打着呵欠从客厅里出来。原来她感冒了,吃完药特别困,迷迷糊糊睡着了。虚惊一场,大家七嘴八舌说她躲过了一劫。村长大叔端来刚出锅的包子,让张婶先凑合一顿,明天他找人来重修厨房。就在这时,豆大的雨点从天而降。
望着瓢泼大雨,我还寻思着第二天和小伙伴去逮鱼。凌晨时分,母亲把我从睡梦中拽起来,半梦半醒之中,我下床,脚伸到水里时,才明白我睡觉的一楼进水了。
年轻觉多,我搬到楼上,伴着雨声又进入了梦乡,根本没有意识到灾难即将降临。
天刚蒙蒙亮时,老母亲把从床上揪了起来,大声喊道:“快收拾东西!”。我望着地上十来个装满衣服的蛇皮袋子,不知所措。母亲抬手扇了的一巴掌,我赶忙去让搬电视机,经过窗子,水离二楼窗台不到两米,院子里的石榴树只露出树梢,张婶正忙着将大木箱往平房顶上拖。这时村长大叔划着木筏过来,喊道:别慌!救援队在路上!
村长话刚落音,四艘小船先后赶到。一五十多岁的大叔站在船头向我打手势,让我打开窗子,喊道:“你家这边暂时安全,我们先去营救那边几户平房”。又吩咐我找根绳子系在篮子上放下去,装了面包和纯净水,给我们作早饭。
“船小装不了这么东西啊!”大叔他们把张婶从屋顶上转移到船上,张婶说,破家值万贯!执意要把大一包小一包的行李搬上船,救援的人劝说他带一些贵重东西,被子褥子就别带了,安置房里有。张婶不听,不让装就不离开。
这时,我老母亲喊道:他婶子,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在大家的劝说下,张婶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救援我家遇到麻烦。小船进不了一楼,只能从二楼的窗台上出去,但窗台离船有两米的落差,我想跳到船上,大叔怕我摔坏腿脚,伸开双臂将我抱下来。他们又从水里捞几根木棍,绑扎了小木梯子,我老母亲踩着梯子上船。我看电视剧没搬上船,心里不痛快。大叔笑了笑,一个健步登上了窗台,麻利地用绳子将电视机放到小船上。
下船不远处便是安置点,那阵子我帮着将船上的东西搬到安置点,就萌发了加入救援队的念头,但我没经过训练和考核,只能在岸边打打下手。那年冬天,我参军来到渤海湾,游泳和救援训练是主要科目,服役期间多次参加海上救援,还多次受到嘉奖。退伍回来后,报名参加社区救援队,成为主力队员不说,还带出了不少“徒弟”呢!
新来的工作人员对我不了解,我准备打电话给通知我来参训的队长。刚取出电话,队长过来了。向大伙介绍,说我不仅是主力队员,还是教练。让我传帮带,让这批新队员尽快成为救援的行家里手。(夏忠) 这篇文章这时候发布刚刚好,这几天我们这里发洪水 让这批新队员尽快成为救援的行家里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