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一粒种子
七十多岁的外婆一直在乡下农村,以种橘为生,一年到头忙活在田间地里。这不,去年因为土地被征用,她一下子从“乡下人”变成了“城里人”,拆迁后住进了三室两厅的小区房。可一直在农村生活的外婆很不习惯,总是心心念念着“还是有田有地好,心里就有了生活的种子”,于是舅舅绕了一大圈“关系”,终于给外婆“借”了一块“宝地”,乐得外婆总是笑眯眯的,感觉再也不会“空落落”了。尽管那块地离外婆住的小区有四五里路,可外婆每次到地里总感觉有使不完的劲。于是,我们家的餐桌上自然有外婆种植的各种时鲜绿色的“四季果蔬”:青菜、四季豆、丝瓜、玉米……
外婆人缘很好,源于她的朴实厚道。虽然是个“外来户”,但她秉承乡下人的大气大度,颇受小区左邻右舍的喜欢。特别是自从种了那块地后,每次有新鲜的蔬菜“上市”,她都会分享给她的隔壁邻居。这样一来二去,很快就“熟套”了起来。
妈妈告诉我,外婆年轻的时候受了很多苦,也做过买卖,实行承包制分田地到户后,经常会把多余的蔬菜挑着担子赶到五六里外的小镇菜市场去卖。如今当了“城里人”,心里却“心疼”着每月开支的水电费、物业费,又怀念起了在农村时的好日子。于是,开始打地里的主意。每次站在那块地的边上,愉悦地看着亲手种下的那片绿油油的菜儿:茄子、辣椒、毛豆、黄瓜……喜盼着快快长大。“对,等她们长大了,我拿到菜市场上卖……”
外婆卖菜从来是“实打实”的。记得有一次卖毛豆,早上5点不到就到地里采豆荚,挑着篮筐走3里地外的衢化崇文菜市场卖,买菜的人看到新新鲜鲜的豆荚都抢着来买。因为人家卖7元一斤,她只卖6元。而且秤重时,杆秤总是高高地翘起“尾巴”,“看,危险鲜崴(衢州本地方言,意思是卖的东西是很足量了)。”她说,自己种的菜,又不像菜贩子从批发市场上批发来的,没有亏的赚的之分,早点卖完,早点回家。外婆耳朵不好,算术算得也不快,有时候遇上买菜的人压价,她懵懵懂懂听不清楚就“哦”了一声,结果人家在付钱的时候就会“糊弄”她,好在外婆心大,不计较,用她的话说:“自己种的东西,没关系的。”随着时代进步,外婆也“与时俱进”,学会了用微信和支付宝两种方式收费,特别做了两个二维码的“牌牌”放在一边上,方便了买菜的人“扫一扫”。外婆就用卖菜的钱,就在菜市场买回自己想吃的菜“改善伙食”。外婆说:“我终于赶上了一个好时代,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每天都像过年一样,想吃什么都可以买的到。”
幸福源于劳动。初夏,气温骤升,外婆的菜地里的蔬菜嗖嗖地往上长,长势喜人。看着地里的蔬菜和水果,外婆总是提前在电话的那头,朗朗大声地笑着告诉我:“娜妮,明天到外婆家拿玉米和甜瓜。”
我好羡慕外婆的美好生活,希冀她永远健康、快乐。
(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 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巨化厂二北路11号(汽运公司) 巨化集团公司物流公司 陶嘉伊13757020628邮编:324004) 幸福源于劳动。 幸福源于劳动 幸福源于劳动 希冀她永远健康、快乐。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