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厂的“厂二代”: 技术和产品一样强
江山南方水泥有限公司(原江山水泥厂),始建于1958年。朱小泉是该公司首个摘得国字号大赛第一名的分析工。朱小泉是该公司质量管理技术员、建材物理检验工高级技师,曾获全国水泥企业物理检验工技能竞赛第一名、全国建材行业岗位技术能手、衢州市首席技师等荣誉。“做过售后工作才知道水泥作为混凝土的一种原材料,与其他材料搅拌在一起,问题就会变得错综复杂。有的很专业、有的很特殊,有的又很奇葩。比如,水泥与粉煤灰样品换错比例搞反,强度就达不到标准了。”朱小泉坦言,虽然水泥生产是成熟的工艺,但是面对五花八门的问题,必须要有“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追求。
水泥的强度就是通常所说的硬度,是水泥质量的最主要指标。它需要通过抗压机和抗压夹具来检测,在水泥售后服务中,因抗压夹具磨损带来检验结果偏差大的质量纠纷时有发生,朱小泉通过长期比对统计,发现这是因使用磨损、偏离中心等,强度检测结果在夹具使用接近一年时,会有一个突然下降过程,朱小泉从源头加以解决,在部门仪器使用规程中定了一个时限:每月进行夹具比对试验,每年至少换一个夹具,杜绝了数据偏差、避免了企业效益受损。
在强度破型检验中,有时单块试块的强度会出现低于平均值10%的问题,朱小泉通过细心观察发现:凡是出现异常的试块,其受压表面都有一个奇怪的白点。经过分析,这个白点是因为配方用的标准砂子在受压面上被压碎而形成的,原因找到了,问题迎刃而解。
2015年,朱小泉被指派赴兄弟单位开展专业定向帮扶,对方也请教这个问题,朱小泉几句话就消除了困扰他们已久的心病。专业定向帮扶一年间,对方水泥质量和使用性能得到改善,直接经济效益165万元。
2005年11月,朱小泉代表浙江队参加由中国机冶建材工会和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联合举办的全国水泥企业化学分析工、物理检验工技能竞赛,获得了物理检验工项目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综合成绩第一名。地处浙西的江山南方水泥在四年一届的大赛中,一举成名。
朱小泉是水泥厂的“厂二代”,继承了父辈脚踏实地、专心专注等优良品德。厂里也较早给他们“压担子”,进厂4年后,朱小泉就走上控制组组长岗位,调岗到物理检验组3年又担任了物检组组长,朱小泉带头做到“我的工作我负责、我的工作无差错、我的工作请放心”,主导修订完善了《水泥物理检验操作规程》《化验室主要仪器设备操作规程》等一批部门作业文件,从最基础的操作规程抓起,持之以恒,带出一支过硬队伍。
“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废弃资源综合利用、节能降耗必须加快步伐。近年来,朱小泉通过配方试验调整,目前企业每年使用工业副产石膏、石煤渣、转炉渣等超过55万吨;通过物理激发确定矿粉活性参数,实现年替代水泥熟料量30万吨;通过材料复配技术,每年产生效益超过100万元。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