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有效减负 综合协同治理 济南科学精准实施“双减”工作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各地也纷纷行动起来。济南市确定了科学有效实施双减、持续净化教育生态的工作思路,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实施“双减”工作。科学有效减负。推行分年级分学科作业统筹的管理机制,实行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增强作业的针对性、实效性,深化以作业研究为突破口的课程建设与课堂教学方式改革,系统、科学、合理发挥好作业的育人功能。探索提高课后服务水平的实施路径,不断完善课后服务的时间设置、内容形式、师资指导,优化服务质量,提升服务能力,为学生提供全面优质健康的校园学习服务;从严规范,强化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管,坚决整治“无证办学”“超纲教学”“提前教学”“超时授课”等违规办学行为,着力管控好培训内容以及收费形式和价格,推动校外培训机构资金监管服务平台建设,对培训机构资金流向进行动态监管,进一步强化线上线下培训机构规范管理,形成良性有序的治理环境;坚持效果导向,压实管理责任,坚持“刚性约束”和“柔性管理”相结合,注重工作实效,提高工作精准化精细化水平。
综合协同治理。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正确认识孩子成长规律和发展现状,理性设置对孩子的期望值,积极配合支持学校和教师正确行使教育管理权利,避免“校内减负、校外增负”。建立校外培训治理综合协调机制。成立全市校外培训机构监督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部门职责,加强统筹协调。将民办培训机构涉稳风险纳入重点风险监管范围,动态监管,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要合法合理实施校外培训监管执法。进一步强化属地管理,明确监管职责,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监管综合效能。
健全督导评价机制。构建作业评价有效机制。强化作业“质”与“量”的过程性监控,将作业管理作为中小学生学业负担监测和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的重要内容。建立中小学规范办学转办督办、随访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认真做好调查、核实、整改、反馈,并运用量化评价、信息化手段,有效提高规范管理的效率和水平。结合国务院督导局开展“五项管理”实地督导督查,对学校办学行为监管实现全覆盖,对落实不力的学校及时提出督导意见并督促整改。通过综合治理,切实使作业负担减下来、校外培训热度退下来、家长经济负担降下来,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创设良好教育环境。
持续优化完善监管举措。按照 “双减”文件的要求,联合市有关部门制定全市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实施方案,指导区县教育主管部门落实好治理工作任务。市、区县两级教育主管部门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开展对校外培训机构利用不公平格式条款侵害消费者权益违法行为集中整治,全面使用教育部和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的《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 (示范文本)》。加强教育行政部门与金融部门的合作,推进全市培训机构监管服务平台建设,探索通过建立学杂费专用账户、严控账户最低余额和大额资金流动等措施加强对培训机构资金的监管,进一步推动民办培训机构规范健康发展。 (冯学峰)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