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绍军 发表于 2021-9-11 22:07:16

天凉好个秋

天凉好个秋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有人喜欢草长莺飞的春天,有人留恋色彩斑斓的夏天,有人倾心“梨花”曼舞的冬天,我却钟情于瓜果飘香、收获梦想的秋天。
“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这是唐朝诗人许浑在《早秋》中的诗句。短短几行字,把早秋的景象,形象的描绘出来。过了立秋,称初秋或早秋,这时寸草皆秀,万物开始渐渐丰满,进入了成熟期,离希望愈来愈近。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初秋,秋意阑珊,秋韵淡雅,介于夏、秋之交,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高云淡、凉爽惬意。阳光依然灿烂,万物依然葳蕤,夏天的余威还未完全消尽,天空还说不上清澈,月儿还没有彻底摆脱浊气薄雾的羁绊,脸蛋不是很光鲜,朦朦胧胧,宛如罩着面纱的少女。这时的“秋老虎”不愿意退遁山林,时不时跃上山岗疯狂一番,提醒着人们“虎老雄心在”。享受初爽的人们,切莫掉以轻心,高枕而卧,谨防被末日的疯狂所侵扰。尤其是中午时分,炙热的阳光丝毫不比夏天逊色,倒是清晨和晚上已有点凉爽的感觉,提醒着人们别忘了添加衣裳。野草正在做最后的努力,争取把自己最光彩的一面留给人间,五谷杂粮正抓紧丰富内容,欲把沉甸甸的希望变成现实。“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风光了一夏天的知了,不肯从此“香消玉殒”,死死附抱着坚实的树干不放,拼命地挣扎,做着徒劳的努力,虽然声嘶力竭,气息奄奄。观世间万象,任何事物都不会自愿退出历史的舞台,必须经过反反复复的斗争,一番番激烈的较量,尽管恋恋不舍,意犹未尽。芸芸众生,莫不如此。
天凉好个秋。一年四季中,人们最盼望的是中秋,它不但能带来清凉的感觉、清爽的心情,更多的是富足和幸福。如果把初秋喻为秋天这篇文章的开头,那么中秋就是文章的中心内容,且丰富翔实,晚秋则只是简约的结尾。“人言悲秋难为情,我喜枕上闻秋声”。我喜欢中秋的真实,喜欢中秋的明月,喜欢秋虫的浅唱低吟,更喜欢中秋节万家团圆的祥和氛围。豆荚摇铃,瓜果飘香,高粱涨红了脸,玉米笑迎八方客,勤劳的人民唱着丰收的赞歌,把秋天的故事推向了高潮。贴在中秋的胸膛上,聆听秋声,浮躁的心倏然平静,一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情逸致弥漫开来。登高伫立,仰望天高云淡,北雁南翔,心胸豁然开朗,世俗的烦恼、市侩的袭扰和人之间的勾心斗角,统统绝尘而去,陡生出超凡脱俗的情致来。秋阳已失去往日的热情,变得温顺贤淑,沉稳含蓄,宛如气质优雅的少妇,别有风韵。沐浴在氤氲的秋光里,说不出的惬意,一种得道成仙的感觉从心头升起。写到中秋,就不能忘了中秋的主角——月亮。古代文人墨客中秋抒怀的诗句随口吟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凉天如水夜澄鲜,桂子风清懒去眠。多谢嫦娥知我意,中秋未到月先圆”。中秋的月亮在四季中最大最圆最亮,充满诗情画意,又因传统的中秋节,更丰富了秋月的内涵。中秋节举家赏月,庆盛世阖家团圆,和谐华夏处处洋溢着浓浓的情、深深的爱。
秋深了,风儿凉了,叶儿慌了,那些高高在上的日子,渐渐没了生机。于是,曾经青枝绿叶过的故事,此时此刻经不起一丁点风言风语。写完丰稔真实的中秋,接下来是晚秋,整个秋天接近了尾声。秋风瑟瑟凋碧树,秋寒阵阵透薄衣。颗粒归仓后,大地辽阔、寂寞,一切都变得简约起来。“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这时一簇簇、一团团、通身碧绿、头顶灿烂的金菊打破了晚秋的寂寥。菊花作为花中四君子之一,虽然没有梅花那样香艳,兰花那样名贵,修竹那样清高。但她淡泊名利,宁静致远,从陶渊明的篱笆墙里一路走来,在经历世代变迁后,依然保留着那种与世无争、独自清雅高尚的品格,俏不争春,姣不拼夏,浊而不染,俗而不凡,抗寒傲霜,执著心笃,彰显个性,恣意绽放在萧瑟的寒秋里,为贫寒交加、容颜消殒的晚秋梳妆打扮,增光添彩,空寥的生活顿时又变得丰富多彩、生动活泼起来。
耿耿秋夜长,切切情未了。写完秋天这些文字,不觉已过夤夜,寒意渐浓,妻睡正酣,我却睡意尽消,凭窗远眺,星河灿灿,月光皎皎,思绪袅袅,浮想翩翩……

作者:国网山东省庆云县供电公司    胡月强
电话: 13853482962
邮编:253700
地址:山东省庆云县迎宾路2567号

zj66 发表于 2021-9-12 08:26:47

生动活泼起来 

dongzi 发表于 2021-9-12 09:49:05

我言秋日胜春潮

ZX68 发表于 2021-9-12 12:19:25

天凉好个秋!写的不错,赏读佳作!
               

张丽 发表于 2021-9-20 22:09:08

文字很优美,如果能结合企业职工工作生活来写,能给人一种言之有物的感觉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天凉好个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