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延学:又是一年月儿圆
柱子升井之后,洗去了全身的疲惫,正走在去食堂的路上,妻子来电话说,母亲做好了你爱吃的豆馅月饼,还买来鸡、鱼及水果,嘴里还一直叨念着你,就盼你回去过中秋了,柱子拿着手机一时想不上来合适的话语,不知道怎样回答,在长长地沉寂等待之后,通情达理的妻子轻轻地搁下了电话。整整八年,柱子除了新婚那个中秋之外,没有再陪母亲过一个中秋,其实,在十几年的煤矿工作中,母亲没有别的要求,仅此而已。然而,急切和不安的期待中,随着中秋的临近,失望也在悄然地绽放在母亲如霜的银发和深如刀刻的纹理之间了,那是一幅让柱子万分愧疚又惴惴不安的画面,撤不了、抹不去、也忘不掉,只是尽力让自己的岗位平平安安,让翻滚的乌金源源不断地从地层深处涌向地面。
农村人特别重视传统节日,即使平日在节省,一到过节日总是尽量弄得风光一些。记得小时候,一到临近中秋节,母亲总是忙个不停,将白面放上酵母粉、食用油、少量水揉和在一起,再将红小豆、红枣里面的杂质一个一个捡出来,用开水煮熟后,捣碎放入冰糖做馅,把和好的面掐成小面团(网球大小),像包包子一样,将馅包入其中,用擀面杖正反擀成薄的圆形。放在鏊子上放入食油用火烤,柱子总是跟在母亲跟前,目不转睛地看着,不时动动这个,摸摸那个,像个小馋虫,当月饼烤好后,拿上一个月饼连蹦带跳去找小伙伴炫耀,引来小伙伴们羡慕的眼光。
在柱子踏入煤矿之后,母亲依然每到中秋节总是提前烤好他喜欢吃的豆馅月饼,以这种方式迎接中秋佳节的到来。其实柱子知道,更多时候母亲是期盼孩子的回来,盼望着母子在一起,一家人扯东说西、说说笑笑、快快乐乐,月圆家更圆。参加工作十几年来,柱子一直牢记母亲的叮嘱,无论干啥都要为村里人争口气,不能让别人瞧不起,干活不能服输,勤劳踏实,苦活累活冲在前,先后从一名普通的农合工一步步到采煤副班长、班长、副区长。回家过中秋节,给柱子留下最深的印象就是母亲戴着老花镜,步履蹒跚,身体远不如从前结实了,而母亲做起月饼来却很专心投入,在精心配料的基础上,又在每一个月饼上画出各种图案,比柱子在家前做的更多更大更漂亮。有几次柱子劝母亲上年纪了别自己做了,挺累的,如今市场上啥馅月饼都有,而母亲却说,自己做的卫生、合口味。于是她就以这种形式重复着她的期待。
又到一年月儿圆,在百米深处的井下,工作面出现老洞子、顶板破碎、造成生产任务被动、安全没保证,在孝和忠上,只能选择后者,柱子每天都盯在现场和工友们摽这膀子干在一起,一刻也不敢分心,当柱子被采煤机发出的隆隆声音和工友带着汗水煤香味所侵染的时候,在遥远的山村,母亲倚靠着门扇,在夕阳的映照下,顶一头霜染的白发,满脸刻满皱纹,眺望和思念着百里之外,坚守岗位的儿子,只能用一张张大红的奖章证书回报母亲。
(王延学) 故事写得不错,但有些细节还是要注意的
比如,妻子打来电话,柱子却在电话另一头沉寂不说话,不管是出于关心或是其他原因,一般都不会啥也不问就“轻轻搁下电话”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