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gzi 发表于 2021-9-29 09:49:52

【写作课--181】写作要把握好老实和不老实之间精细微妙的分寸



作家简介:乔叶,北京老舍文学院专业作家。出版小说《最慢的是活着》《认罪书》《藏珠记》、散文集《深夜醒来》《走神》等作品多部。曾获鲁迅文学奖、庄重文文学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北京文学奖、人民文学奖、小说选刊年度大奖等多个文学奖项。
◆ 毫无疑问,生活里的故事可以成为小说素材,但是,这原生态的素材只是最基本的,如果小说是一条江河,那么这些声势浩荡的原生素材就只是其中最纤细的一线支流。爱因斯坦说:“未经思考的知识不是知识。”同理,未经思考的生活故事不是小说,充其量只是素材。这璞玉一样的素材,需要作家用思想的强光来认识和照亮,用非凡的才华和智慧来再创造。试想,取材于新闻的《包法利夫人》,如果不是因为福楼拜,也不过就是最平淡无奇的、早就被湮没的一条新闻——不,是旧闻——而已。
◆ 在写作的老实和不老实之间,有一个精细微妙的分寸。不该老实的时候不能老实:需要溢出的虚处,有质量的冒犯,边界的突破点,都不能老实。而到了该老实的时候:文本中所涉及的吃穿用度、街道房屋、花鸟草虫,这些地方都必须老实。一个小说,在老实的地方很老实,在不老实的地方很不老实,在我的心目中,那一定就是一个好小说了。
◆ 在快节奏的当下,碎片化阅读很正常,但不管什么阅读,内容都是王道。如果你写得不好,人们就是不看手机也不看你的作品;如果你写得好,即使人们再忙,你也会有读者。像《白鹿原》《活着》等经典作品,每年的发行量依然很大,碎片化阅读对它们构不成影响。所以对纯文学写作者来说,我们无法对读者提要求,但可以对自己提出要求,把作品写好,这是最重要的。
◆ 如果说创作有捷径的话,我认为一要深入阅读经典。我刚开始写小说时,就把好的小说拆开来看,使劲分析它的结构、人物、语言,尽量把它读精、读熟,这样就能把经典的营养比较细致地吸收下来。二要思考。阅读和思考密不可分,不要闷着头一味去写,还要抬头看看自己在什么样的坐标系上,看看你的前辈写了什么,这块土地和这里的人民给了你什么,虽然这听起来似乎很虚,但对作家特别是本土型作家来说非常现实,你必须知道你的创作与前辈有何不同、你的存在价值在哪里。
【乔叶散文】人生的行囊
有时候,面壁静坐,忽然觉得一切语言与行动都失去了具体的意义。政坛的龙争虎斗,商海的朝阳夕晖,情场的追风逐月,百姓的柴米油盐,小职员的职位薪水……“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许多看似长久复杂的存在物其实都转化为历史长河中瞬间的虚无。纵然你是击水千里豪情万丈的绝代骄雄,也难逃这人生不可触摸的虚妄和苍凉。于是,一种浓重而轻飘的幻灭感与悲剧感就时隐时现在我情绪边缘。我问自己:你不过是茫茫人海里一粒尘埃、一粒微粟,你来去几十年,究竟能在人世间留下些什么?而你双肩背负的行囊里,又能真真切切地带走些什么呢?
邻居一位守寡40年的老太太,年近70时患了严重的老年痴呆症,整天衣衫凌乱,言语糊涂,行动盲目,还不时像个顽童一样搞些“破坏”。她再也不能为儿女们干活儿了,只带给他们无穷无尽的拖累和麻烦。五个儿女开始还勉强轮流照应,后来就渐渐懒怠了。女儿借故久不探望,唯一的儿子则认为姐妹们把个“老废物”全推给自己而吃了大亏,对老人更是恶言厉语淡茶薄饭,夏天一卷草席冬日一床破被,还对外人恨恨地说:“这老不死的,邪劲儿恁大!”老人死后,他们租了附近最好的灵棚,请县剧团在老人灵前唱戏。那夜,听着不伦不类的刺耳的音乐声,我倍觉心酸。在我心里,这并不仅是一个道德伦理的问题,而是有着更广泛的情意。老太太把一生的爱慎重无私地缝进了儿女们的行囊,儿女们却毫不在意地把这些无价的珍宝抖搂了出去。他们没能把人世间最美好的东西留下来,也没能把这最美好的东西献出去,他们的灵魂是干瘪的,行囊也是干瘪的,而当老太太踉踉跄跄地远行时,她身上的行囊也是干瘪的。她投入了全部的青春与梦想,却什么也没有收获。
我想起这样一个故事。有人问上帝:天堂和地狱究竟有什么不同?上帝便带他来到了地狱门前,地狱里的人正在吃饭,每个人的勺把都很长,他们尽力往自己口中送,却怎么也吃不到嘴里。面对美味佳肴,他们却饿得面黄肌瘦,痛苦不堪。上帝又带这个人来到天堂,天堂里的人也在用长把勺子吃饭,他们双双结伴,每个人都把自己勺子中的东西往别人口里送,一个个神情欢悦,健康丰满,整个天堂充满了友爱和温馨。
上帝说:天堂和地狱其实就这一点点区别。那人顿悟道:“咫尺便是天涯,我明白了。”
人生的行囊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行囊背在身后,一个人孑身前行,总是难把它填满。可如果你往别人的行囊里装一些温情,别人给你的行囊里添几缕暖意,举手之劳便可造就出千金情谊,何乐而不为呢?
去年夏季的一天,我在郑州火车站买车票。售票窗前的秩序十分混乱。不挤吧,只怕误了车耽搁事;挤吧,我一个薄裙短袖的单身少女,挤到那群酸汗淋漓满面污垢的草莽男人中间,不但形象不雅容易吃亏,车票也难保证买着。正犹豫着,一个衣着清爽的中年男人提着大旅行箱走过来:“小姐,请问往哪里去?”
“西安。”说完,我心中立刻泛起一丝淡淡的悔意,怎么可以对一个陌生男人这么随便地告知我的行踪呢?
“小姐,可不可以帮我看一下行李,我帮你买票?”他含笑问道。
“好的好的。”我好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
他把旅行箱放到我面前,又把手提包递给我:“小姐,拜托你,这里面有重金和我的大哥大。”
我接过来,放在我的皮包里。把手里的报纸铺到地上,又把旅行箱平放到报纸上,坐了下来。他默默地看着我做这一切,只低低地吐出两个字:“谢谢。”
过了好大一会儿,他汗淋淋地出现在我面前,手里握着两张潮湿的票。我接过票,把票钱和包递给他:“谢谢你。”
“我的包在买票时丢过一次……你知道我这样做有多冒险。”他语无伦次地说:“我走遍整个大厅,最后才决定把包交给你。”
“谢谢你的信任。”
“都不必谢了,我们有缘。你去西安,我去连云港,方向不同,可同在陇海线上。”
他的眼神诚挚而动人:“希望再遇见你。”
我点点头,淡淡地笑了笑,内心涌起一种深深的感动。是的,我们有缘。尽管我们陌路而萍水相逢且都有求于对方,但我们并没有进行什么庸俗的交易,而是让心灵与心灵交换了名片。虽然那名片上没有印出姓名,却印满了珍贵的信任和纯真的情意,值得我们贮藏在人生的行囊里,永远珍存。
不知道谁说过这样一段话:“世上有的人看见金银就说,这是我的。看见珠宝也说,这是我的。看见荣誉同样说,这是我的。看见权势更说,这是我的。’他们拼命抢夺这一切。上帝被这些人的言语举动羞得面红耳赤,因为上帝记得清清楚楚,送这些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时,他们赤身裸体,两手空空。”……金银、珠宝、荣誉、权势都不是我们人生行囊中能带走和值得带走的东西。可我相信:作为一个真正的人,谁也不会磨灭大雪纷飞的夜晚母亲在门口等你回家的身影,谁也不会抹去爱人为你吟唱“生日快乐”的歌声,谁也不会忘记一个帮你修自行车的陌生人的笑容……只有爱与真情,只有相互付出相互给予的爱与真情,才会产生绵绵不绝的能量与生机,才能让我们在人生之旅中饿食美味渴饮甘泉,才能让我们人生的行囊永远充实丰富洁净清高。

ZX68 发表于 2021-9-29 11:50:44

一个小说,在老实的地方很老实,在不老实的地方很不老实。学习!
         

aoyongqiao 发表于 2021-9-29 15:35:01

写作要把握好老实和不老实之间精细微妙的分寸非常正确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写作课--181】写作要把握好老实和不老实之间精细微妙的分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