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gzi 发表于 2021-10-8 08:59:16

【写作课--198】要想能持续写出文章,一定要充电、积累、坚持······


写作是一门技术,除了少数的天才外,大多数普通人都需要扎实的学习、模仿和练习才能写得好。
对于写作的人,都想在写作这条路上走的更远。
但是,你会发现到一定的时候你写不出来了。
什么原因?
实际这是因为你把自己给掏空了。
我们的人生阅历和积累的素材是有限的,每天输出不掏空自己才怪呢。都被掏空了,写不出来就很正常了。
这个时候怎么办?
充电!就是需要我们输入大量的知识。
要想持续输出写出文章,一定要持续输入,只有给自己的输入了足够的东西,才能写出来写出好的,写出有深度的。有人说,要想写出1000字的内容就需要看10000字的文章。这个一点儿都不夸张。

写作需要积累一定的素材和语感。这些从哪里来?主要从阅读中来。但我们平时的阅读量并不少,无论是刷朋友圈还是读书看报,阅读的信息量是非常充足的,然而在写作表达时还是吞吞吐吐说不清所以然。这说明单阅读还不行,还要将内容内化输入大脑再逻辑输出才行。
面对一篇文章如何内化输入,有三个步骤,分别是识别、对应和概括。
识别是分清楚文中所说的每句话是属于事实还是观点。若是观点的话是属于结论还是理由。事实就是客观描述,没有主观判断。观点就是有主观判断,结论的涵盖面广,理由作为结论的一个方面、一个支撑,涵盖面更小。
对应则是分析结论、理由和事实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结论由理由支撑,理由靠事实支撑。
概括则是识别对应文中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按照一个模式,将意思捋顺概括出来,这个模式是:在xx基础上,从xx方面,说明xx情况。
举个例子,这个苹果重50克(事实),这是一个好苹果(结论观点),因为它分量足,水分多,密度大(理由观点)。写文章时,结论、理由和事实的摆放常常是混杂在一起的,需要自己去找出来,可以按what-why-how的方式重新内化排列。如上面的那个例子用一句话来说就是这是一个好苹果,因为它分量十足,足足有50克。
以上就是阅读素材内化输入的主要步骤,当我们积累了足够的输入时,我们可以尝试一下逻辑输出文章。


写作还有的一个难点,就是坚持不下去,写着写着就累了,就不知道自己的意义是什么了。这个时候,不要想太多,不要怀疑自己这样做有没有意义,不要觉得文章写的不好,不想写。这个阶段是比较难熬的,将自己的大脑清空,然后专心写作这一件事,认真将手头的素材写完即可,不要追问意义,也不要寻求结果。
等过了这一个阶段,自己养成一个良好的写作习惯,有了一定的输入和输出时,再想自己应该往哪个方面发展,写什么类型的文章。

要想持续的输出,我们还要找到自己的专长。
要知道,我们的文章想让每个读者都喜欢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要让我们的文章让大多数人喜欢才有意义。
写作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另外一方面是,一定不能玻璃心。别人骂你,你就可以换一方面想,是因为他看了你的文章才骂你的,骂你的人也给你的文章增加了不少阅读量,所以千万不要把他们的话放在心上。
要想让大多数人都喜欢我们的文章的话,我们要去多看看那些大号,发的是什么文章,阅读量比较高的文章是什么样子?找到你喜欢的类型和风格,然后尝试模仿他们,并不是说去模仿他们的观点和故事,而是去看一看哪一类的文章,更容易火,比如情感类的故事类的,或者是,同样一种观点,为什么别人表达出来之后那么受大家喜欢呢?可以去研究一下。
最重要的是,将自己内心想真正表达的看法,以自己擅长的方式和读者可以接受的方式表达出来,可能更受欢迎。写作,最害怕,你明明表达出来了,但是读者看不懂,根本不知道你在说什么。或者是,你写的内容已经有N多人写过了,读者看腻了,这些都要注意。

不论在哪个平台写作,我们都会发现存在一些这样的现象,很多有深度的文章,阅读量和点赞数很惨,反而是一些比较浅显的鸡汤,或者是一些干货书评之类的,阅读量超级高。
对我们是不是很有影响?
可能我们写着写着,就有可能为了得到读者的认可,为了粉丝数和和点赞数,去写那些迎合读者口味的文章。因为毕竟,那一种文章喜欢的人更多一些,可能更会火一些。。
但是,能火一时的东西不一定会活很久,而且,那些东西也不一定是真正有意义的。我们在写作的这条路上,最终的目的是,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将自己的,真实想法用语言表达出来。而且写作是一条极其漫长的道路,一定要找到自己所擅长的自己所喜欢的才能走下去。
偶尔的投机取巧是可以的,刷一刷存在感,增加一些粉丝。但是不能把这个作为你的写作之本,不然你,很快就会发现你找不到写作的乐趣,不知道为什么而写了,很容易放弃。
只有时刻记住,自己为什么写作,自己的写作初衷,以及坚持下去的动力,才能在写作的道路上走的远。

dongzi 发表于 2021-10-8 08:59:32

充电 积累 坚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写作课--198】要想能持续写出文章,一定要充电、积累、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