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课--222】王培海:诗词中如何使用典故
用典,也叫用事。典,典故,即诗文等所引用的古书中的事情或词句。
1.引用事情的诗例
陆游诗“皇家养老非忘汝,不必青门学种瓜。”
青门种瓜,即指秦朝灭亡以后,秦国东陵侯召平在长安城东青门种瓜一事。典故的意义是指守节隐居。
李白“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
落帽,是一个小故事。九月九日,桓温游龙山,参寮毕集,时佐史并著戎服。风吹嘉帽堕落。温戒左右勿言,以观其举止。嘉初不觉,良久如厕。(温)令孙盛作文嘲之,成,著嘉坐。嘉还答,四坐嗟叹。
古人礼节,落帽露发为失礼。孟嘉高才,以题所答甚妙,成功化尴尬为佳趣,活跃了大家游玩的气氛,遂为重阳佳话,成为重阳典故。
下面的是诗,也是用的这个典故:
七律•重阳牛山赏秋
王培海
把盏獐崖酹玉觞,郁葱远望忆嘉郎。
参军戎帽风衔落,赋笔才情意得彰。
踏破铁鞋寻艾子,坐看瑶草咏重阳。
怀心动念千秋岁,守朴命圭笑菊黄。
注:艾(yi)子,茱萸。獐崖,命圭,牛山两个景点。
2.引用诗词句的诗例
七律•酬醉金彩山
杨衍忠
千里循风到此间,醇香钓得百家闲。
圣贤寄下春秋酵,壶盏醺绯今古颜。
鲁酒邀吟兼李杜,齐歌咏月任钩环。
瑶池寻醉求玄醴,何不安居金彩山。
诗中“鲁酒”、“齐歌”,就是引用的李白诗中词语。
李白《沙丘城下寄杜甫》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鲁酒,鲁国产的酒,味淡薄。
齐歌,指齐 宁戚 饭牛作歌。宁戚为齐桓公相。
唐 李峤《咏牛诗》
“齐歌初入相,燕阵早横功”。
七绝•彩山特曲
王培海
谪仙饯友赋千章,握别东门尽一觞。
醉卧沙丘夸鲁酒,狂吟特曲望宁阳。
则是反其义而用之。
以上所列,就属于引用古诗的词语。
特别是会长的用典,突出金彩山酒是我们山东的酒,李白杜甫都喝过。言外之意,古代就有名气。典用这里,突出历史的厚重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当年李白和杜甫东游,曾在宁阳东石门醉别。李白《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就是证据。石门,就是宁阳的石门山,石门山古代就有名气,现为景区。
用典的几点好处
1.增强诗的感染力
七绝•红船颂 步韵陈爱云女士
王培海
雕肝炼意就红船,赤水鹏兴宝塔前。
感物山城词一阙,雄怀胜却豆萁篇。
其中,共产党的历史中,提到山城,词一阙,大家都不难想象是当年毛泽东主席的《沁园春•雪》。
豆萁篇,指的就是曹植七步诗。
同样在危难时刻,以毛主席为代表的共产党的雄怀,博大精深,其感染力不言而喻,岂是曹植所能比的!
借助用典,把很抽象的东西,喻义化了,大家也就明白了。
2.增强诗词的典雅庄重
比如上面介绍的杨会长引用的“鲁酒”、“齐歌”,就典雅庄重,有历史的厚重感。
巧妙用典的两大原则(摘自网络)
1.如盐入水,化典无痕,典在诗中人不知
从用典的手法上,这属于“暗用”。如杜甫的《禹庙》
杜甫在四川东部漂泊时,曾拜谒大禹庙,写了一首诗,其中一联用典绝妙。其句曰“荒庭垂橘柚,古屋画龙蛇”。庙宇荒凉,到处种满了橘树,柚子树。庙宇的墙壁上画满龙蛇图样。
《尚书》记载,大禹治水成功的时候,百姓感其功,敬献他包好的橘子和柚子。
《孟子》中也载,大禹治水时,曾驱赶龙蛇到草泽中,使得百姓安居。
因此,诗中的橘柚龙蛇,也是暗用典故,用来赞颂大禹治水的功绩。诗的含义就丰富多了。
这也叫功夫在诗外。
2.僻典实用,熟典虚用
僻典,生僻不常用的典故。比如橘柚龙蛇。
熟典,就是常用之典。比如竹溪六逸,鸿雁传书之类。
实用,简单就是直接用,便于读者考证。可不化用。比如,豆萁篇。
虚用,也可以说是化用。比如山城词一阕。
最后,要想用好典,要读书,多知典,特别是多留意查证别人诗中的典故,便于记忆,便于积累。还应该准确把握典故的含义,以及适用范围。
2021.10.14 诗词中用典,学习。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