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 发表于 2021-10-29 11:25:12

散文—《秋之银杏》

秋之银杏
从小区的西南门进来直往前走,正对着一个三岔路口,其中两条路中间包合的地方是这个小区东北角的一个小广场,广场的边角上植有两颗树径已碗口粗细的银杏树。
每天上班我都从这棵银杏树旁路过。春天,瞧它叶子发芽;夏天,观它一树绿色小扇;秋天,就等它果实慢慢坠枝。日日相见,我常迎着它而来,它也常送着我远去。
春夏中的银杏很平凡,如果不仔细观察,它四月的花期几乎是无人问晓。春末花落后,银杏树更是要用半年多的时间才能结熟自己的果,直至入秋,它才开始慢慢地成为大家眼中的焦点。
看到银杏第一把泛黄的“小扇”飘落在地上时,我想,如果秋给了秋风颜色,那么银杏应该是这阳光下最绚丽的一种吧。因为每当银杏叶黄的时候,所有人都已知道秋真的来了,节气伴着植物的生长规律应景而来,常会让人们感觉好像是要与它赴一场约......
历了春的吵闹,夏的奔放,赏过了一季迷人的花,或许到了秋天,人们就开始喜欢这能结果的树了。“春去秋来万物休,唯有银杏挂满秋”,我想正因银杏可活千年,所以它才并不着急。
可现在春夏无人问津的它,打从初秋开始就已做好准备,即将唯美整个秋冬。
它的黄叶最具魔力,满地金秋也最能让人安闲下来。奇怪了,明明是叶落消逝的季节,却又让冷秋的人常常收获着。
一天,我又路过小区的银杏树,刚好碰见楼下两位年长的老奶奶,她们在树下的长椅相依而坐,那银色的发丝,堆皱的笑脸,在泛黄的叶下显得时光都有了故事。其中一个奶奶从地上捡起好几片银杏叶,拿在手中来回端详,像是在挑选着什么。
“奶奶,您选这叶子做什么?”我好奇地凑上去问道。
“哦,孩子,没挑什么,我们两个老姐妹在这聊天,正说这叶子呢。我们以前呀,喜欢拿这个银杏叶子......对,必须得是它绿的时候,给它们摘下来,然后晒干了装到枕芯里,做枕头用。”那个奶奶把手中的银杏叶子在我面前转了转笑眯眯地说到。
“是吗?我知道有茶枕、药枕,还是头一次听说银杏叶子枕呢?”
“银杏也是药材,尤其是它的绿叶子,最可安神呐......”
原来如此。其实我也很喜欢这个心形状的银杏叶。我常挑拣好看的用来做书签,还曾学别人做过银杏手工框画。如今听老人讲银杏叶还可安神,保不准来年我也要用它来做枕头呢......
如今寒露已过,渐入深秋,越入秋,我越对这两颗银杏牵念起来。传说银杏的树叶会在一两个小时内就掉光,我竟暗暗地对小区这两颗银杏生出了一份相思和担心,极怕它们在某天某夜突然就悄悄地一树繁华落尽了。
但我很快就又否决了自己的担心。可生千年的树,定有它的坚韧和沉着,又岂会悲伤自己一场光阴含香的凋零呢?
秋从不负世人,银杏也从来不负秋。才女李清照描写银杏——“谁怜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说的就是银杏春夏等闲的时光里尽显外表朴实、典雅大方,到了深秋流落江湖,却还能显出冰清玉洁的神韵。是啊,我想,或许它在世人眼里用这一年遍天遍地翻黄的叶落织起的满眼金秋,才本就是它最终等候的成功。

zj66 发表于 2021-10-29 19:00:59

写得不错

dongzi 发表于 2021-10-29 19:13:38

欣赏

李红兵1 发表于 2021-10-29 19:31:04

学习

张丽 发表于 2021-10-29 23:18:22

秋从不负世人,银杏也从来不负秋。
建议多写一些与职工工作生活有关的文章,那样更容易上刊呢

文博 发表于 2021-11-1 12:10:39

回 4楼(张丽) 的帖子

收到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散文—《秋之银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