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博物馆”值得借鉴推广
“作业博物馆”值得借鉴推广脑洞大开的陶艺作品、印着吐槽内容的杯子、十多万字的小说……这些都是杭州凤凰小学的学生作业,被藏于新设的“作业博物馆”。“在‘双减’背景下,避免机械式作业,将作业活化是当务之急,‘作业博物馆’为学生提供了展示学习成果的平台,也能推动老师提升作业设计水平,”10月28日,副校长茅琼华告诉记者。(10月29日《澎湃新闻》)
在竞争压力持续加大的应试教育背景下,人们一提起学生作业,都不禁想到那些没完没了的“填鸭式”和“题海式”作业。不可否认,老师给学生布置作业,家长督促孩子写作业,确实能达到巩固和温习知识的效果。
然在笔者看来,没有兴趣的学习无疑是一种苦役,没有创新学习方式和方法也很难有立竿见影的进步。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讲,杭州凤凰小学新设的“作业博物馆”值得借鉴和推广。据了解,在该校,“必做”的作业之一是基础性学科的巩固作业。在基础性学科之外,学校还有大量的活动性课程。孩子们在大量的情景化学习中获得直接经验,可以将这些感受、收获用各种方式记录下来,成为“活页作业”,就像一本个人相册,记录成长过程。这样,既有变被动为主动学习的兴趣,又有积极开动脑筋创造性的激情。另外,还有跨学科融合的探究性作业,比如通过PBL项目化学习,最终出一个成果。
事实上,学习就是一个持续知识积累和释放展示的过程,作业既是检验已学知识的标尺,也是展示作品的一个有效途径,“作业博物馆”收藏的多是探究性作业。所以,学生为了让自己的“作品”变得更优秀,就会更加自觉自愿地学习很多相关知识,来丰富自己作品,让作品进入“作业博物馆”,这样,不仅有满满地成就感和自豪感,而且其各种能力也随之得到提高。
在“双减”背景下,学校新设“作业博物馆”,不仅激发了学生爱学习、肯钻研的热情,同时也在考量老师创新教育教学的睿智和能力,因为能够进入“作业博物馆”的作品,必然要符合“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精”独具一格特点。所以说,有了这个日新月异学习目标,学生、老师和家长都会朝这个方向积极思考、用心创作。如此一来,全面提升素质教育工作目标才能指日可待。 好的经验必须借鉴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