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后驾驶究竟哪来的底气?
11月6日,江西南昌交警夜查酒驾直播中,一名醉驾女子拒不配合酒精检测,并反复要求“叫yu wei过来”。9日,陕西大荔县交警公布查酒驾视频,某醉驾男子表示希望“全网都能看到我”,面对镜头笑着比心。醉驾入刑十年后,为何仍有人怀有侥幸心理?酒后驾驶害人害己,浅显的道理已经说过太多遍。每一起酒后驾驶都可能伴随着重大人身和财产损失,给不止一个家庭造成难以挽回的伤痛。2011年5月,《刑法修正案(八)》开始实施,醉酒驾驶机动车正式入刑,此后全国多次开展查酒驾统一行动,亮明了我国严惩酒后驾驶的决心。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统计,2020年我国每百辆车醉驾比率比入刑前降低70%以上。整体上看,酒后驾驶情况有所好转。但与此同时,全国每年查处酒驾160余万起,醉驾40余万起。这样庞大的数字,还仅仅是被发现查处的部分。
推究原因,部分人的思想认识没有转变。有些人酒后自我感觉良好,其实人饮酒后的视力、判断能力、反应速度显著降低,精神相对亢奋,在这种状态下驾驶机动车极为危险。还有些人拎不清醉驾入刑意味着什么。一旦构成危险驾驶罪,将面临拘役和罚金,留下犯罪记录还可能导致失业,甚至会影响家人。如果同时构成交通肇事等其他犯罪,处罚可能更加沉重。不知视频中嬉皮笑脸的醉驾者清醒之后,会不会为通过这种方式出名感到后悔。此外,总有人沉浸在“关系社会”的幻想中,觉得凡事都能托关系、走后门。但正如新闻中执法交警反复陈述的:找任何人都是在害人。今年早些时候,受人之托让防疫志愿者放行的大连卢书记就惊动了中纪委,受到党内处分。前车之鉴历历在目,岂能不吸取教训?
针对一系列酒后驾驶事件暴露出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健全酒后驾驶治理体系,从根本上破除人们的侥幸心理。一方面要确保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不给任何酒后驾驶者留下可以找的关系、可以走的后门,帮公众培养起规则意识、法律意识。另一方面要持续进行普法宣传,突出酒驾及醉驾的严重后果,让人们彼此提醒、相互监督,牢固树立“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的社会观念。须知酒后驾驶者越有底气,大家的安全越缺乏保障。(笃鲜)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