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纲 :纪念柳青 学习柳青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阎纲关键词:柳青
http://www.chinawriter.com.cn/NMediaFile/2021/1112/MAIN202111120816000350943547858.jpg
《创业史》第一部手稿
http://www.chinawriter.com.cn/NMediaFile/2021/1112/MAIN202111120816000259797566736.jpg
柳青(右三)在地头和农民聊天
作家贾平凹说,他那时年轻,听人讲述柳青的故事,但无缘一见。我有幸见过柳青。作家陈忠实问我:“老阎,你见过几次柳青?”我说从1969年到他逝世前夕,总共六访柳青。陈忠实说:“我只见过他一次,还是他在上边讲、我在下边听。”是的,我比他俩幸运,我熟悉柳青,但没有深刻理解柳青。现在再谈柳青,就是为了深刻理解柳青、继承柳青。
柳青创造了两大奇迹。一是深入生活、讴歌人民,在这一点上他是无数作家学习的榜样;二是发现心灵美,创作真善美,在这方面,柳青也做到了。
柳青像个苦行僧,摩顶放踵沉到基层,很苦。他告别大城市,到皇甫村一座破庙里落户,拉扯一大家子人艰苦度日,吃粗粮。“不疯魔、不成活”,柳青在感情上来一番脱胎换骨的改造,为农民兄弟多办好事。他给社员编写了《耕畜饲养三字经》。他见陕北农村干旱贫瘠“于心不安”,撰写了《建议改变陕北的土地经营方针》。他调停人事纠纷家庭矛盾,受到村民信赖。他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哮喘着,日常医疗费却从没有报销过;稿纸也没有在省作协领过,却怜贫惜幼自己掏腰包,把《创业史》的稿酬一万六千多元全部捐给王曲公社建医院。他说:“我有工资,不需要这些钱。”1961年开始写《创业史》第二部时,柳青向中国青年出版社预借5500元稿费,为皇甫村支付高压电线、电杆费用。
柳青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柳青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忠实践行者,他把《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当作创作的宝典。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