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gzi 发表于 2021-11-17 09:49:56

【写作课--310】楹联知识讲座  汪培勇

一、对仗:

(一)对仗的定义

对仗又称对偶、对章、属对、骈偶等等,指前后两个词组或句子相互成对。即两个词组或句子、字数相等、词性相近、句法相似、意义相关。

二、对仗的基本要求

对仗的两部分字数必须相等;位置相同的字词性必须相同。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

句与句对仗

穿花蛱蝶深深见;出句 动 名   

点水蜻蜓款款飞。对句

动 名 副 动字数必须相等

词组内对仗


天朗气清

名形名形      词性必须相同

三、对仗的一般类别(按宽严分):

(一)、对仗的宽严

对仗有宽严之分。古人把各种词汇(特别是名词性词汇)分为若干门类,如:天文门、时令门、地理门、宫室门、方位门、鸟兽鱼虫门、草木花果门等等。对仗的范畴越小就越严、越工,反之则越宽。

名词可分为很多小类,以下这种划分称为“义类”,狭义的词性工对即指义类相对:

天文类:月、日、云、星、雪、风、雨、雾、霞、雷等;

地理类:峰、山、谷、壑、江、湖、海、田、岭、原等;

时令类:晓、时、夜、晨、春、夏、秋、冬、早、晚等;

动物类:马、牛、羊、鸟、鱼、犬、鹿、猴、鸡、虫等;

植物类:松、桃、林、桂、菜、竹、花、草、柏、李等;

文学类:诗、词、歌、赋、篇、章、诏、檄、书、联等;

人伦类:父、母、兄、弟、姐、妹、舅、婶、侄、孙等;

身体类:眼、耳、鼻、舌、口、手、腰、脚、肩、背等;

宫室类:房、廊、亭、榭、庙、寺、宫、殿、斋、闺等;

服饰类:帽、领、袖、鞋、衫、裤、袜、巾、玉、佩等;   

器用类:笔、墨、纸、砚、剑、锄、刀、勺、钩、筷等;



对仗的规则:

词义须同类(初级要求)

小类称工对(高级要求)

(二)对仗的基本类型(按宽严分):

(1)、工对

工对指出句和对句在对应位置的字词属于同一门,即天文门对天文门,地理门对地理门,器物门对器物门等等。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绕郭荷花三十里,

拂城松树一千株。

(2)、邻对

邻对指出句和对句在对应位置的字词属相近门类。

邻对约有二十种:

01.天文与时令;02.天文与地理;03.地理与宫室;04.宫室与器物;

05.器物与衣饰;06.器物与文具;07.衣饰与饮食;08.文具与文学;

09.草木花卉与鸟兽虫鱼;10.形体与人事;11.人伦与代名;12.疑问代词及“自”、“相”等字与副词;

13.方位与数目;14.数目与颜色;15.人名与地名;16.同义与反义;

17.同义与连绵;18.反义与连绵;19.副词与连介词;20.连介词与助词。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山”属地理门,“云”属天文门)

独坐亲雄剑,哀歌叹短衣。(“剑”属器物门,“衣”衣饰门)

谁言断车骑,空忆盛衣冠。(“谁”疑问代词,“空”副词)

老树稀疏影,惊禽断续声。(“稀疏”同义连用字,“断续”反义连用字)

爽气中央满,清风四面来。(“中”属方位门,“四”属数目门)

(3)、宽对

宽对指出句和对句在对应位置的字词既不为同一门,也非相近门类,只是词性相同。

津人空守缆,村馆复临川。

(“人”代名门,“馆”宫室门;“缆”器物门,“川”地理门)

饮马鱼惊水,穿花露滴衣。

(鱼,鸟兽鱼虫门;露,天文门;水,地理门;衣,衣饰门)

下药远求新熟酒,看山多上最高楼。

(药,饮食门;山,地理门;酒,饮食门;楼,宫室门)

四、对仗的注意事项:

1、避免同字相对。

周以龙兴,秦以虎视。

采游童之欢谣,第从臣之嘉颂。——《西都赋》班固

2、避免合掌。合掌,指出句和对句表达的意思基本相同,且描写角度基本一致,即所谓“事异义同”。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云泽清光满,洞庭月色深。

五、对联的要求:

王力教授在《汉语诗律学)中说:“对联(喜联、挽联、楹联、春联)在原则上须用工对(包括借对和“诗”、“酒”一类的对立语),不大可以用邻对、更不能用宽对。”表明对联在词类对仗的要求,高于律诗对仗的要求。

但现在的对联,一般要求基本对仗即可,即宽对即是对联。工对是最高要求。

六、几种特殊的对联形式:

(一)、句内自对(互成对):

所谓自对,是指上联内某处自行对仗,与此同时,下联对应处亦自行对仗,这种对仗方法,叫做对联的自对,也叫互成对。凡工整的自对,上下联间对应处可以不需对仗;或虽对仗,可以不用工对,这样全联便视为已对仗,并且是工对了。

句内自对可分:单字自对、两字以上自对、句子自对、排比自对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李商隐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王维
四年三月半,新笋晚花时。
门外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王维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郑板桥

分句自对:

北京昌平县居庸关联:

居此雄关,易守难攻,庸人慎勿自扰;

凭斯险寨,克敌制胜,壮士尽能荣归。

把酒涤凡襟,任天涯草绿,世界尘红,此心澄似双江水 ;

凭栏豁望眼,看细雨帆樯,夕阳楼阁,胜概多于六岭春。

整句自对:

志在高山,志在流水;

一客荷樵,一客听琴。(武汉古琴台对联)

排比自对:

在唐诗中一般是一个分句之内的自对,在宋词中则演化出了两个分句之间的自对,而到了元曲中,则又演化出了三个及四个分句的自对,三个分句的自对称为“鼎足对”,四个分句的自对称为“连璧对”。



鼎足对的例子如左宗棠自题联: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

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



连璧对的例子如著名的大观楼长联的尾句:



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二)、借音对(借对):

借音”,是指借用某个字的音与本来不能相对的字成对。这在辞格上称为“借对”。从语音修辞角度来说,亦称“借音”。


厨人具鸡黍,稚子摘杨梅。
根非生下土,叶不坠秋风。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种对法,乃是借同音字以为对仗。如借“杨”为“羊”,以对出句之“鸡”字,借“下”为“夏”,以对下句之“秋”。

(三)、交股对



春深叶密花枝少,

睡起茶多酒盏疏。(王安石)


      出句之第四字“密”,对下句第七字之“疏”;出句第七字之“少”,对下句第四字之“多”。如此交互相对,称之为“交股对”。

(四)、流水对。

“流水”,是指上下联在语意上有先有后,相承相接。流水修辞法的基本特征就是上下联之间语意连贯,语气衔接,不可分割,不能随意颠倒,似水顺流而下,构成承接、递进、转折、选择、条件、因果、假设等关系。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鹳雀楼》)      条件关系

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和郭沫若同志》)因果关系



六、《联律通则》允许不同词性相对的范围

1、形容词和动词(尤其不及物动词)。

形容词和动词在古人字类划分中同属虚字,故经常用于相对。但也并不是所有形容词和所有动词之间都可以相对,一般情况下,不及物动词常常用来与形容词相对,而一些特定的形容词(如颜色字)一般不与动词相对。



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2、在以名词为中心的偏正词组中充当修饰成分的词,其词性相对可以从宽。在尺度的把握上,要注意两个前提,一是尽可能使被修饰的名词对偶工整;二是要基于内容表达或章法布局的需要。



兰亭茶叙联:



同哦曲水千秋月;

共叙兰亭一盏茶。



3、按句法结构充当状语的词,其词性相对可以从宽。



无边落木萧萧下;拟声词

不尽长江滚滚来。动词



4、同义连用字、反义连用字、方位与数目、数目与颜色、同义与反义、同义与联绵、反义与联绵、副词与连词介词、连词介词与助词、联绵字互对等常见的对仗形式,其词性相对可以从宽。

杨慎题昆明西山华亭寺联:



一水抱西城,烟霭有无,柱杖僧归苍茫外;

群峰朝阁下,雨晴浓淡,倚栏人在画图中。



一般情况下,连绵字是同词性之间相对,但也偶尔存在不同词性的连绵字相对的现象,不同词性的连绵字与同义或反义连用字之间有时也可以相对。副、介、连、助等虚词之间可以不论词性相对。方位字(即东、西、南、北、中、上、下、左、右、前、后、内、外、边、间等)、数目字(即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单、双、孤、独、半、众、诸等)、颜色字(即赤、橙、黄、绿、青、蓝、紫、金、银、白、灰、丹等),原则上也各自相对,但偶有它们之间相对的情况,可视为宽对。

例如,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三的颔联:

一去紫台连朔漠;

独留青冢向黄昏。

5、两类成序列或系列的词之间相对,如自然数列(即一、二、三、四、五、六……)、天干地支系列(即中国古代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干”与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十二属相(即鼠、牛、虎、兔、蛇、马、羊、猴、鸡、狗、猪及龙),以及时序系列(如春、夏、秋、冬,唐、宋、元、明、清)、颜色系列(即红、黄、蓝、白、黑……)等,因序列或系列内部已经相当于工整的自对,所以,两个不同词性的序列或系列之间相对时,可以不考虑它们之间的词性门类。

七、总结:对联对仗的要点

词义必须同类,

小类方成工对;

词语要看结构,

主次区分轻重;

前后可以自对,

重字遵守规则。

我们初学对联,必须先从严,从工对学起,等知识掌握熟练,并能够运用自如了,就可以从宽了。也就是说,宽,也是对联的境界,而不是低层次的徘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写作课--310】楹联知识讲座  汪培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