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我们要努力从“职工”变为 “员工”
“职工”泛指固守旧有观念的“铁饭碗”们,“员工”泛指具有市场化思维模式的“新蓝领”们。
是做铁饭碗“职工”,还是做新蓝领“员工”?在大冶有色集团迎来第一轮上市资质核查的日子里,下属矿山铜绿山矿运销车间抓斗班这个班组有着他们自己的主意,那就是-----
[跟贴1027期 班组新变化2]
2011,我们要努力从“职工”变为 “员工”
秦霄
2月23日一大早,临进派班室,铜绿山矿运销车间抓斗班班长余汉文再一次从荷包里掏出一路上已翻出几次染有些许汗渍的班组绩效考核制度。
“这等下班会上宣布了,还不闹翻了天?”看着这个花了几个通宵熬出来的考核制度,余汉文心里犯了愁。
余汉文心里犯愁是理所当然的。在抓斗班已经上了13年的班,从初上班时师傅们手把手传授开车技术,再到逐渐成长为班里的班长,余汉文对抓斗班以及班里的9名师傅有着一份浓浓的情谊。
可情谊归情谊,在他当班长的两年里,余汉文清楚的看到工资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对班组积极性的伤害。抓斗班是铜绿山矿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每年有着几十万吨的铜、铁精矿都是班里一斗一斗装运到车皮、汽车上运到公司去的,还有日夜不间歇的倒矿任务。在这么一个重要岗位上,操作工装车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平车工序,如果出现集装、偏装还会影响车皮的行车安全,对生产、安全、成本各方面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正是考虑到这一点,今年刚过完年,车间改变绩效考核制度,在各班组中推行日考核计分制。于是,余汉文花了不少心思,弄出了这么一份详细的考核细则,盘算着让班组在2011年来个大变样。
见班长在门口转悠着就是不进来,这可急坏了刚值完夜班的冯涛:“班长,快进来开会啊!我还等着开完班会回家睡觉呢!”
“是为绩效考核的事吧!”班里年龄最大的燕传颖师傅把余汉文拉了进来,一把按在椅子上,递过一摞纸,“车间实行绩效工资计分考核的事,在各班组都传遍了!刚开始我们也有点接受不了,后来一想,以前公司刚推行5S管理时一个个都怨声哀悼的,现在再回头看看,这派班室,这抓斗,光看看就觉着舒服,一合计,都同意了。喏,这是我们每个人提出的考核项。”
“都同意了啊?”余汉文看着手里写得工工整整的一张张纸,转头问燕师傅。
“谁也不愿意再拿死工资了,这绩效考核肯定是好事,就拿我来说吧!我贷款买了房,差了不少房贷,还指望着好好干它一年,多拿点绩效呢!”坐在一旁一向心直口快的熊春锋接过话茬就说了起来。
“还有一点,我觉得这个考核制度细则应该全面一点,分得细一点,这样大家才能真正心服,干起活来也痛快!”廖元觉得熊春锋的话不全面,接着补充着。
见大家说的热闹,一向关注时事的陈足霞师傅有意把话题往高处拔了拔:“上次班组学习的公司‘十二五’规划,里面谈到了加快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真正形成市场化思维模式,很让人振奋啊。听说公司昨天已经开始了第一轮上市资质核查,第一站就来到了矿里,咱们也一定要给把力,成为新时代蓝领员工。”
看着派班室里的大伙,看着一双双火热的眼神,余汉文似乎也被这气氛感染了,很大声地宣布着:“咱们开会….”
感谢连老师加亮啊!刚刚写完稿,回家再改! 写的好细,好 感觉还有很多地方不合适,还在改。谢谢美女。 职工和员工
1)二者的含义
职工,指职员(机关、企业、学校、团体里担任行政或业务工作的人员)和工人;
员工,指职员(企业中的管理人员)和工人。显然,职员、员工存在着交叉关系,员工包含于职工。确切地说,称企业职工为“员工”更为恰当。
2)将企业职工称为“员工”更为恰当的原因
首先,应打破过去传统的企业职工称谓,有别于国家公务员和参照国家公务员行使职能的社会团体、事业组织的国家工作人员及公勤人员,才能从根本上抛弃“国家干部”这一笼统概念,才有利于从职工类别上解决政企分开问题。
其次,将企业职工称为“员工”,有利于彻底打破企业中“干部”与“职工”的身份界限,从而巩固和完善企业的全员劳动合同制度。过去,在企业中,有国家干部、正式工、临时工、农民工等。在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后,虽然所有从业人员称为合同制工人,但传统的划分观念依然存在,制约和阻碍着企业全员劳动合同制度的巩固和完善。将企业职工确切定义为“员工”,传统的临时工、农民工、打工者等概念就将逐步消失,企业员工的平等地位才能得到体现,这也有利于所有企业从业人员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
再次,将企业职工称为“员工”,有利于彻底打破传统的职工界限。如今,还有少数人认为自己是过去意义上的正式工、国家干部,企业不会也不应把他们怎样。传统的“职工”意识根深蒂固,引起了一些无端的矛盾与纠纷。通过对企业员工的确切定义,给那些死抱老观念不求进取的人敲敲警钟,增强其竞争意识和紧迫感,使之自醒、自警、自律,自觉接受全员劳动合同制度的管理。 谢谢耀扬老师指点! 加油修改,看好此稿! 感谢耀扬老师鼓励!
回 5楼(黑马2009) 的帖子
谢谢老邱支持!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