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王硇
多彩王硇深秋,彩林渐变,层林尽染,大地换了新裳,秋色持续登场。最好的季节,最好的时光。王硇村这位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是一个被群山环抱的村落,它坐落在邢台市沙河市西南部,太行山东麓,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景色迷人,村南是风景秀丽的鸡冠山和红风山,西南是雄伟壮丽的举官山和天然形成的白云洞,春季山花烂漫,夏季飞扑连天,秋季红枫遍野,冬季白雪皑皑。王瑙村以古石楼群闻名于世,建筑风格南北融合,是我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古代建筑群落之一。走进王硇村,最先映入眼帘的民俗风情特色,是一条古色古香的古石楼群长廊。沿石楼群长廊拾级而上,就步入一个古代建筑群的海洋,入眼即风景。王硇村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全村现存完好的古楼群共有130座,2000多间,石楼建筑面积达72000多平方米,占全村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
古石楼具有自己独特的防御功能,在建筑上遵循“有钱难买东南缺”的习俗。整个村庄在过去就像一个迷宫式的建筑群落,其建筑规模堪与山西太原的王家大院、祁县的乔家大院相媲美。其建筑功效,与已经成功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福建土楼有异曲同工之处。无论从建筑规模还是从建造年代以及审美效果实用角度上看,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民居风格。无论是用功用料,还是建筑设计都是典型的南北文化相融合的结果;是地方风俗和历史文化相糅合的产物;是前辈们留给后人的一笔有形的文化遗产,是河北省乃至全国保存最完好的古代建筑群落之一。相传明代王姓在此开荒种地置产为庄,也因村庄郭华萍在高山石硇上,故取名为王硇。
据村民介绍,整个村庄像座迷宫,弯曲狭窄的小巷犹如蜘蛛网般穿插于古石楼群之中,巷巷相通,院院相连,个别院落建有隐秘的地窖,在村中地势较高的石楼上还建有耳房,用来监视村庄四周动静。一旦敌人来袭,他们会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安全转移。几百年间,王硇村从没发生过被洗劫的事。
走在王硇村街道,仰望这些石楼,更像是一座座城堡。可能是王姓先祖祖籍四川,在雄伟之外,这些石楼都隐约透出南方民居的那种秀美特点。王硇古建筑群的艺术和历史价值,还有待文物专家和古建筑专家进一步考察论证。
王硇村也是革命老区,抗日圣地,八路军根据地,沙河县抗日县政府所在地。王硇是抗日战争时期太行山革命根据地的堡垒村,为抗日战争胜利和沙河解放做出卓越贡献,被根据地人民誉为沙河县的“小延安”。老一辈革命家朱德、刘伯承、邓小平、李德生、杨秀峰等在太行山抗战期间,多次在王硇居住。一二九师新十旅旅长范子侠将军将作战指挥部设在王硇,他牺牲后,在王氏祠堂停柩月余。
抗日战争中,王硇一带上演过无数次英勇悲壮、气吞山河、可歌可泣的对敌斗争故事。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为赶走日本侵略者,赢得新中国诞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无数仁人志士穿过敌人封锁线,奔赴王硇,西进太行,踏上革命道路。数以千计的青年来到抗日高小,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把自己锻造成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坚力量。
王硇村不仅有神奇独特的名胜古迹和红色历史,还有美丽的自然景观。王硇村正南是著名的红枫山景区,红枫山又叫奶奶顶,顶上有圣母殿、菩萨庙、香客楼等名胜,山顶朝村的一面有迎客柏树,几百年在此迎客。主峰西侧是悬崖峭壁,有登上台阶数千层,直达山顶,主峰南侧修有盘山大道,车辆可通山顶。山上长满了野生枫林,其气势磅礴、面积广大。金秋十月,天高气爽,漫山红遍,层林尽染,美不胜收,村周围的层层梯田神奇而自然,玲珑而秀气,如链如带,高低错落,线条弯曲而流畅,富有韵律节奏感,犹如壮丽优美的大地交响曲,春披层层银带,夏滚道道绿波,秋叠座座金塔,冬舞条条银龙。此外,王硇村还有举官山、官印山、白云洞、无底洞、金牛洞、桃花洞等多处自然景观。
细细回味,王硇村,就像是一部历史通卷,几百年沉淀下来的民俗文化,与充满太行风情的美景,在这里交汇。美丽的红石墙,黝黑的屋脊瓦,亭台楼阁傍水而立。王硇的美,是朴实村落的古典美;王硇的美,是有茶有汤的烟火气。在这里,你可以抛下城市的喧闹,觅一方无人叨扰的美丽。
河北兴泰发电公司 何卫东
地址:邢台市电厂路兴泰发电公司
电话:0319—2091225 邮编:054000
身份证:130503196805150376
手机:18632995338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