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X68 发表于 2021-12-6 00:55:14

红生要砍树

来源:青年报 李骏虎 
文明死的时候十五岁,按照晋南的风俗,过了十二岁生日就圆满了,死了不算夭折,要找个女人尸骨来冥婚才能下葬。他伯伯骑着叫驴跑了十几个村子都没打听到谁家死了闺女,眼看着下葬的日子要到了,和文明的寿器并排的那副棺材还是空的——这副小棺材是村头的木匠福娃赶制出来的,比个风箱长一点,大红的漆水味道还很呛人,油漆味混杂在缭绕的香火和隐隐的尸臭里,把死亡的味道送进每个人的鼻孔里去。后洼庄的风水先生黄瞎瞎算出来村口那棵老柳树上附着个枉死鬼是女的,指挥着几个帮忙的人搬着东西到了村口,在柳树下安放个小方桌,摆上几样干果贡品,香炉里插上两根香,烧了几张黄纸,念念有词一番,吩咐铁头赶紧爬到树上去,折几根枯枝下来,用根红布带子捆成一把,就把这捆儿柴禾权当尸骨放进了小棺材里,吹打一番,和文明的棺材下到一个墓穴里,入土为安了。
入土前有个重要仪式叫“送灯”。亲属们在灵桌前轮番祭拜一番,祭拜时通常由两位懂得风俗和礼节的婶子大娘搀着,教不同辈分远近亲疏的人不一样的顺序和磕头方法,这两个人通常是庆有妈和兴儿妈,庆有妈当然不会来,顶替她的是金海妈,福娃婆娘是个热心人,也很乐意在帮忙中学习。这是生者和死者最后的告别仪式,亲属们熬到现在基本上把眼泪也流干了,平常殁了老人是喜丧,加上那些敲金鼓吹唢呐的故意弄出些滑稽动作和丑角唱段来逗人笑,抵消着悲伤,常常把这庄严的祭祀搞得哭笑不得,恰如人活在世上时的一个总结,但文明多少算夭折,小小年纪也没多少人应该祭拜他,于是草草完成仪式,就要给他“送灯”了。由一个最至亲的晚辈提着一盏白灯笼走在前头,大家排着队一路嚎哭到村西南通往团结学校的路口,不是只把文明送到这个路口,祖辈以来南无村死了人都把“灯”送到这个路口,据说这里原先有个土地庙,要把人的灵魂引到这里才算交还给大地,虽然土地庙早就片瓦不存了,这个地方却清清楚楚地记在祖祖辈辈人的心里,把灯送到这里,亲人跪下再尽情嚎哭一番,吹灯拔蜡,一个人的灵魂之灯就算永远熄灭了。这些年白纸灯笼不好找了,就找一块方形木板,四角钻孔,用铁丝或者麻绳穿到孔里,再找来个空罐头瓶,倒进一瓢滚烫的开水,热胀冷缩的原因,瓶子的厚底就会爆开一圈裂缝,自己掉下来;把半截点着的白蜡烛栽到方木板的中间,用没底的罐头瓶套住,就是一个简易的气死风灯,吹灭的时候也省劲。也有用马灯代替的,但马灯要烧煤油,吹灭的时候还得勾住铁环把玻璃罩提上去,很费事,有时会很蹊跷地卡住,引起不必要的惊慌,所以还是用罐头瓶灯的多一些。把文明的灯送走后,请来当丧事总管的老培基发现铁头爸的眼神发直,和他说话也木木呆呆,前言不搭后语,当时以为是伤心过度,过后才发现那个兔唇的庄稼汉真的痴呆了,有人就说铁头爸不该给儿子去送灯,结果把自己的魂儿也送走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红生要砍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