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gzi 发表于 2021-12-17 08:13:13

【写作课--388】写作模式:自问自答

100天,每天坚持写作之61/100,记录我每日的成长经历与感悟 !
我对早起一小时习惯有什么期望呢?

1、希望这个习惯的改变,能让自己的写作能力能上一个台阶。

2、希望自己的思考质量能提高一个层次。

3、希望自己通过早起写作的习惯养成,让自己更加自理,从而获得更多自由。

4、希望自己主动创造这一个小时,能对流出更多的时间做其它的清单计划和应对不可控的事情。

其实写作的过程,不断的问自己什么什么,然后通过自己解答的模式,是很好的输出方式,就像前面两个步骤,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要保持这个养成早起写作的习惯”,“我对早起一小时习惯有什么期望呢?”,自问自答就是自我探索的好办法。以前的自己太着急了,以至于没有停留下来认真与自己对话,想着快快长大,快速思考,但结果确实要与时间做朋友,做长期主义者,慢慢长大。我希望以后自律能成长自己吹牛的资本,当然最后能带动一大波人,那就最好了。随便也把钱给挣了。看样子想的还是太远。

我为什么要写作呢?写作是输出,是内化的东西分享输出的过程,是检验自己学习成功的手段。同时,逼迫自己阅读输入。谈到阅读,想到了自己的

阅读方法:

1、阅读闭环:阅读 —— 思考 —— 实践 —— 分享 —— 反复阅读。

2、阅读方法:带着问题去读书,然后很快找到这方面的经典名著,快速的去阅读,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并且能帮助自己解决问题的部分,把这部分用于实践,然后呢,又把这一部分的感想尽快去传播,这是一个非常好闭环实践思路。

写作方法:

1、写作闭环:事先确定好主题(主题表选),设定截止时间(30分钟),在这期间内不停的写,哪怕是流水账,哪怕是感觉很烂的文章。写的过程中可能没有逻辑,可能措辞不够优美。但是不要评价,也不要否定,也不要去修改错别字,修改错别字会非常干扰你的写作过程。让自己思维像流水一样,去记流水账都可以,没关系。

2、写作方法:主题列表,永远会成为你的灵感的来源(关键词词库)。当你不知道要说什么时,就说说自己的心里话。卡片式写作:即任何时候,都以「片段」为写作的基本单位,积累一定的片段之后,再通过重新组合片段,润色文章完成写作。(卡片就是自问自答,一次解决一个问题的模式)。

3、写作模板:顿悟系列(零散思考的回顾与梳理);问题+解决方案(具备逻辑性);现象+理解或认知(主观意见表达);麦锡肯的金字塔原理:观点先行,支撑跟上。

其中阅读,我有两种分类,第一种是兴趣阅读,第二种是主题阅读。

主题阅读为了解决自己当前问题的阅读行为,具有计划性,100天每天阅读一本书打卡习惯就是主题阅读的产物。

兴趣阅读是对阅读的一种调味剂,大都是提前收藏到微信读书“一道袋”中的书籍。比如看的《笔记思考术》,作者就很好的写出了我遇到的问题,给了做笔记的解决办法。以前自己还傻不拉叽的以为兴趣阅读是读文学类书籍,现在才转变过来了。

回顾自己看书过程,买过很多无用书,到现在慢慢的买书不少了。从思维的视角看,自己思维还未觉醒时,苦于自己找书的渠道有限,对书籍的目的性需求不大,造成很多浪费。

去年疫情期间,又回顾了几本个人迭代的书,思维开始慢慢觉醒,自己阅读书籍的类别和质量都有新的提升,同时通过牛人的资源介绍,我关注到了辉哥奇谭,他的公众号大白话输出模式是最适合我,阅读起来不费脑子,当然也有费脑子的“老喻的公众号”。现在自己思维意识觉醒了,相应有些习惯能力支撑。

突然明白了为什么写作一定要先写了,写的过程中,思考很快就会跟上来。成长的过程也是一样,先行动,变化很快也跟上来的。

同时,拥有的能力在成长过程中得到强化和梳理,那种等什么都准备好的心态是要不得的,以为什么都没有的心态做也是要不得的。相反,应该给到自己积极暗示,当条件不满足的时候,我要如何做~~才能~~,主动带动自己思考,只要行动,只要思考,那么自己就不会差到哪里去。不知不觉也写了50分钟了,主要是对自己经验的思考,当习惯养成后,再可以尝试主题写作。

以自问自答的模式,逼自己思考,逼自己输出,这种自虐模式,是非常爽的。早上写作的截止的衡量标准,实际上是有调整的,那就是以时间为截止。一周三天的时间,利用好。先养成这个习惯再说。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写作课--388】写作模式:自问自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