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龙族族群命运的壮丽史诗 ——读潘灵、段爱松长篇报告文学《独龙春风》
来源:文艺报 宋家宏 2021年12月10日09:30关键词:《独龙春风》
一部具有史诗性精神品质的作品,写出了一个民族命运的两次跨越。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独龙族终于摆脱了数千年苦难的命运,与整个中华民族一起共同迈向民族伟大的复兴之路。这就是长篇报告文学《独龙春风》的思想艺术价值,它抒写了一曲独龙族族群命运的壮丽史诗。
史诗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工业社会以后不可能再产生原始意义上的史诗,但是,传统史诗的某些精神品质仍然在一些优秀作品中得以沿续。因此,“史诗性”也成为评价一些鸿篇巨制,尤其是长篇叙事作品的一个重要标准,它有其内在的要求。
首先,史诗性要求作品具有宏阔的视野,概括了一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全景式地描写生活中的重大事件,作品具备鸿篇巨制的规模。《独龙春风》具有这一精神品质,作品共45万字,视野宏阔,全景式地描写了独龙族70多年历史中两次大跨越。第一次跨越,独龙族从原始社会直接迈入社会主义,获得了民族平等的地位,获得了民族的尊严、人的尊严。第二次跨越,独龙族与全国各族人民一道脱贫致富,迈进小康,奔向乡村振兴。
作品在构思上高屋建瓴,有把握全景的视野,不限于局部或者某个时段,而是全景式地将之纳入笔底,纵横捭阖,既有高层的决策,又有中层的推进、基层的落实;既有浓墨重彩的重大事件抒写,又有人物性格、民情风俗、生活事象的细腻描绘。作品形象地展示了70多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社会各界对独龙族的关怀与帮助。从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到习近平总书记,几代领导人对独龙族的两次跨越起到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独龙族的族名都是周恩来总理命名的,之前独龙人只有一个被歧视的称呼。作品描写了独龙族在各级干部的帮扶下,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交通到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不断地发生改变。这些巨变不是通过枯燥的数字,而是具体描写,通过形象生动的故事与人物,激荡读者心灵,让读者身临其境一般地领略了独龙族数千年的苦难、体验到他们生存环境的艰难、饱受欺压的历史命运以及两次跨越腾飞的欢乐。可贵的还在于,作品是在全省乃至全国民族工作的背景下来抒写独龙族人民的两次跨越,从独龙族的命运变迁可以窥见中国各少数民族命运的变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