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业)食品质量“创新”要不得
关键词:食品质量 食品安全[提要]中国的奶粉行业无疑是最典型的例子。阜阳奶粉事件、三聚氰胺事件里那些受害的小生命就葬送在这样的“创新”中。环境污染已然让食品安全隐患防不胜防,如此害人害己,以生命..
据新京报2月28日报道,为了延长保质期,北京袋装冰糖葫芦里的山楂球大都是用山楂粉做的,并非传统的鲜果冰糖葫芦,口感像面粉。受访生产厂家掷地有声,至少做糖葫芦的山楂粉是真山楂做的。专家表示,这是传统食品的创新举措。
由此“创新”想开了去,混合了增白剂的面粉,食用胶助燃的面条,皮革奶等等这些食品安全问题浮于眼前。怎么能不感叹,国人在吃上尤其舍得下功夫,从来不缺“创新”之举。
只是这创新也应该有个度。就像该专家说的,口感和制作工艺方面大可尽情发挥层出不穷的创意,创好了宾客盈门,生意红火;创不好,顶多也就是满嘴面味儿的糖球遭人遗弃而已。但要是在卫生和质量方面也百无禁忌地“创新”那就是性命攸关的大事了。
中国的奶粉行业无疑是最典型的例子。阜阳奶粉事件、三聚氰胺事件里那些受害的小生命就葬送在这样的“创新”中。然而生命不息,“创新”不止,皮革奶的曝光又一次显示了国人的智慧,而近七成的消费者对国产奶粉失去了信心,对问题奶粉的恐惧也终于演变成席卷全球的抢购奶粉潮。一个每年有超过千万新生儿出生的人口大国的奶粉业就让这些“不要命”的质量“创新”给打击成重伤。
环境污染已然让食品安全隐患防不胜防,如此害人害己,以生命为代价的质量“创新”还是不要雪上加霜的好。
来源:齐鲁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