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金隅鼎鑫水泥有限公司通过全景式创新模式,打造国家绿色工厂—— 职工无限创意
走进河北金隅鼎鑫水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隅鼎鑫公司”),一座鼎字型的建筑映入眼帘,这就是企业用两年时间打造的中国水泥博物馆,这也是企业工业旅游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金隅鼎鑫工业旅游项目将“水泥文化展厅、环保科普展厅、创新成果展厅、红色教育展厅”等景点呈现在世人面前。与博物馆交相辉映的,还有环保科普馆、新中国教育摇篮陈列馆,不禁让人感叹:“不愧是国家首批绿色工厂的获得者。”“从一个传统水泥厂转变为现在的工业旅游景区,职工的创新创造发挥了大作用。”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武相艳同志说,近年来,金隅鼎鑫公司全面推进全员创新创效工作,在企业转型发展中凝结创新智慧,在企业形象提升中注入职工巧思,创新成果在企业遍地开花。
“创新没有限期,要打造包容试错机制、过期适用机制,鼓励大家大胆去创新。”这是每月一次的创新会上,金隅鼎鑫公司领导提出的创新鼓励机制。
鼓励职工创新,机制做保障。近年来,金隅鼎鑫公司建立常态化制度机制,结合生产实际,不断完善《职工经济技术创新管理办法》,成立工会主席担任组长、财务总监和分管技术副总经理担任副组长的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工艺质量、设备电气、安全环保、综合管理等五个专业评审组,每月举行一次创新评审和奖励活动,激励职工们踊跃参加到各类创新项目中,逐步呈现出“党委领导、工会推进、行政运作、团委参与”全景式的创新模式。如今,年创新创效项目800多项,创效额3000多万元,奖励职工100多万元。
作为水泥企业,矿山范围大,扬尘点多,但同时也成为了环保的重点和难点。要保证矿山道路抑尘和绿化植物灌溉,就得在道路两侧铺设管道和水管,并定时开关进行道路喷淋和灌溉。
“矿山空间辽阔,每天光开关水管阀门都是一项费时费力的工作。如果能像家中的遥控一样,实现远程一键控制就好了。”创新能手靳强说干就干,经过反复试验,反复研究,最终设计出了矿山道路自动喷淋系统。在手机上下载APP,直接通过手机就能操控水管阀门,真正实现了省时省力、简洁高效。
在金隅鼎鑫公司,矿山爆破水幕抑尘系统、大棚抑尘雾化喷淋系统、收尘袋改造等等这样的创新“黑科技”在生产线上比比皆是,为企业环保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
与此同时,金隅鼎鑫公司将“职工创新工作室”作为全员创新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着眼发挥典型、创新能手的骨干带头作用,引导个体先进向带动团队先进转变。并配套设有“技术攻关角”“大师工作角”“技能培训角”“成果展示角”,实现了日常工作与职工培训、成果转化与技术交流的资源共享。
通过创新研发,金隅鼎鑫公司由单一的普通水泥产品发展为拥有“核电、道路、海绵城市专用”等六大类十九个品种的特种水泥,获得了美国和俄罗斯国际标准认证,被中国建材联合会评定为新兴产业(特种水泥)示范基地。并取得专利110余项,转让22项,其中8项为国内首创,获高新技术企业称号。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