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生前两战友 四十八年再相聚 松藻公司团委举办“新时代青
3月2日,在公司团委举办的“新时代青年与雷锋精神”主题论坛上,雷锋生前战友胡荣敖和谭宗其,在相隔48年后首次相聚。两位70多岁白发苍苍的老人,长时间热泪满面紧紧的拥抱,一起动情地回忆起战友雷锋,向青年们讲述他们亲身感受的“雷锋精神”。胡荣敖,1940年生于重庆綦江县,1959年3月入伍,在沈阳军区独立团四营汽车连当汽车兵,和雷锋一个小队,1961年9月复员安排到打通一矿工作。谭宗其是重庆綦江人,1941年出身,与雷锋同志同在沈阳军区独立团四营技术一连当工兵,1975年在副连长位子上复员后,在松藻煤矿工作。
胡荣敖和谭宗其虽在一个公司下属的两个煤矿工作,但是相隔几十公里,由于信息闭塞,直到去年公司媒体先后报道了他们的事迹后,彼此才知道在一个公司工作。
论坛上,两位雷锋的战友,仔细地回忆着与雷锋一起生活的日子,讲述着他们近半个世纪学雷锋的感人故事,使在座的青年们深受感动。
和雷锋相处的日子
老老实实做事,踏踏实实做人。两位老人回忆起雷锋,用两句话来评价。
胡荣敖回忆道:周末了休息了,是当兵最高兴的日子。当大伙都去逛县城时,雷锋却留在连队,把战友换下来的衣服都洗干净。大家回来以后发现衣服袜子洗得干干净净,心里很感激这个新战友。
谭宗其说:“雷锋在他所在连队拉水泥时,水泥到了施工工地下车后,雷锋都要把所有车子散落的水泥打扫保存起来,一月下来都会收集几包水泥呢!象这样的例子不知有多少。”
离开雷锋的日子
离开雷锋的50年中,胡荣敖一直没忘记自己是雷锋的战友,这个特殊的身份让他看清了两件事:一是要像雷锋那样做一辈子好事,二是不能因为是雷锋战友就有丝毫特殊。
当时在矿区,开汽车很吃香,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工作,而且那时矿区也缺乏有执照的驾驶员,但是胡荣敖没有声张自己是雷锋的战友,是个汽车兵,给组织提出开车的请求。就这样,胡荣敖下井当了一名普通的采煤矿工,直到退休都是一个工人。
目前,胡荣敖退休后和老伴依然住在单位十几平米的单工宿舍,胡荣敖的邻居们纷纷说:“去年报纸报道了胡荣敖,才知道他是雷锋战友。和胡荣敖邻居十几年,就知道他每天早上义务把楼道、厕所等打扫得干干净净的,大伙平时都爱称呼他是活雷锋呢,没想到他还真是雷锋战友!”
如今,胡荣敖作为矿区的雷锋事迹宣讲员,已经给数千矿工、家属、学生,讲解雷锋事迹达13场。胡荣敖说:“我在有生之年,会因为学习雷锋、传扬雷锋精神而变的更加有意义。
谭宗其在雷锋同志牺牲后,继续在部队工兵营干了十几年,管过设备,打过隧道,种过庄稼,喂过猪,当过炊事员、排长和副连长,三次荣立三等功,两次被沈阳军区评为五好战士。
谭宗其复员后来到松藻煤矿,当时单位考虑谭宗其是干部,就准备安排谭宗其去机关,被谭宗其拒绝。谭宗其主动要求到最艰苦的井下一线工作,在煤矿多次评为局、矿先进个人。就这样,直到退休,谭宗其都在井下工作。退休后,谭宗其性情沉默,生活低调,从不向人夸耀曾经的辉煌。
2010年,谭宗其担任社区第一党支部书记,他热心为党员服务,反映党员的疾苦,党支部160多名党员都说他是“信得过的头儿” 。
让雷锋精神永传扬
在论坛上,公司团委书记孙彪说:“我们就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团员青年深入把握雷锋精神的实质,把雷锋精神铸造成时代精神的精华。”
团员刘峰耀说:“小时候,我们虽然会唱《学习雷锋好榜样》歌曲,但对其事迹了解不多。通过今天雷锋生前两位战友的真实讲述,让我更深入地了解了雷锋精神的内涵。”
参会的团员青年们纷纷表示,将以实际行动学习和传承雷锋精神,做一个新时期优秀的青年。
当胡荣敖和谭宗其临别时,两人一同来到高处,庄严的向着北方,一起向老战友雷锋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胡荣敖和谭宗其说;“我们要一辈子学雷锋,一辈子把雷锋精神延续下去。”
(刘小强 陈善福)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