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gzi 发表于 2022-1-10 09:43:01

张修东:腊八算


​过了腊八就是

打小就会说

在期盼中
愈行愈近

而腊八
据说本意是算算
计算一年的收成
盘算来年的运气

变算为蒜
哪怕是蒜
蒜明白了
蒜聪慧了
也是一种寄托

腊八
走在前头
五谷系列先行组合
许下心愿
等到除夕那一刻
定能
兑现
即使是算出来的

dongzi 发表于 2022-1-10 09:45:31

腊八节是怎么来的
原创 冯振兴 万卷纵横眼欲枯 2021-01-20

每年的最后一个月,农历称为腊月。每年的腊月初八就是“腊八节”。“腊八节”的起源相当早。应劭《风俗通》云:“《 礼传》:腊者,猎也,言田猎取禽兽,以祭祀其祖也。或曰: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在古代,祭祀祖先称为“腊”,腊月是年岁之终,农闲的人们无事可干,便出去打猎。一是多弄些食物,以弥补粮食的不足,二是用打来的野兽祭祖敬神,祈福求寿,避灾迎祥。所以,在上古时代,“腊八”是祭祀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 户神、 宅神、 灶神、 井神)的祭祀仪式,以祈求丰收和吉祥。据《礼记·郊特牲》记载,腊祭是“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 夏代称腊日为“嘉平”, 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蜡”。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 说文》载:“冬至后三戌日腊祭百神。”
佛教传入后,为了扩大影响力,把随佛祖成道日与腊日融合,称之为“法宝节”,从南北朝开始固定在腊月初八。
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称“腊八粥”,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据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 所以穷人把它叫做“佛粥”。
道教中也有“腊八节”的说法。据《云笈七笺》记载,腊月初八是王侯腊,五帝会于上方玄都玉京,校定生人处所、受禄分野、降注三万六千神气。
除此以外,民间还有许多关于“腊八节”的故事。
传说一:腊八节起源于元末明初,据说当年朱元璋落难,被关在监牢里,当时正是寒冷天气,又冷又饿的朱元璋竟然从监牢的老鼠洞刨出一些红豆、大米、红枣等杂粮,朱元璋便把这些东西熬成了粥。后来朱元璋平定天下,做了皇帝,为了纪念在监牢中那个特殊的日子,就把这一天定为腊八节,把自己那天吃的杂粮粥正式命名为腊八粥。
传说二:腊八节来自“赤豆打鬼”的风俗。传说上古五帝之一的颛顼氏,三个儿子死后变成恶鬼,专门出来惊吓孩子。古代人们害怕鬼神,认为大人小孩中风得病、身体不好都是由于疫鬼作祟。这些恶鬼天不怕地不怕,单怕赤红豆,故有“赤豆打鬼”的说法。所以,在腊月初八这一天以红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
传说三:腊八节出于人们对忠臣岳飞的怀念。当年,岳飞率部抗金于朱仙镇,正值数九严冬,岳家军衣食不济、挨饿受冻,众百姓相继送粥,岳家军饱餐了一顿百姓送的“千家粥”,结果大胜而归。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岳飞死后,人民为了纪念他,每到腊月初八,便以杂粮豆果煮粥,终于成俗。
传说四:秦始皇修建长城,天下民工奉命而来,长年不能回家,吃粮靠家里人送。有些民工,家隔千山万水,粮食送不到,最终饿死在长城工地。有一年腊月初八,无粮吃的民工们合伙积了几把五谷杂粮,放在锅里熬成稀粥,每人喝了一碗,最后还是饿死了。为了悼念饿死在长城工地的民工,人们每年腊月初八就吃“腊八粥”。
腊八粥又叫“七宝粥”,“五味粥”。最早的腊八粥是红小豆来煮的,后经演变,加之地方特色,逐渐丰富多彩起来。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最早开始于宋代。宋朝吴自牧的《梦梁录》卷六载:“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寺等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

图片


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清人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里则称:“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去皮枣泥等,和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颇有京城特色。
除了腊八粥,民间还有许多习俗。
“腊八醋”和“腊八蒜”。在北方地区有在腊八这天用醋泡大蒜的习俗,名“腊八醋”。腊八醋,要泡到大年初一,初一吃饺子,要吃素饺子,取一年素素净净之意,饺子蘸腊八醋吃,别有一番滋味。“腊八醋”不仅味道醇正,而且久放不坏。“腊八醋”泡好的蒜就是“腊八蒜”。将剥了皮的蒜瓣儿放到一个可以密封的罐子,瓶子之类的容器里面,然后倒入醋,封上口放到一个冷的地方。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会变绿,最后会变得通体碧绿的,如同翡翠碧玉。
吃冰。在北方的一些地区,腊八前一天,人们一般用钢盆舀水结冰,等到了腊八节就脱盆冰并把冰敲成碎块。据说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在以后一年不会肚子疼。
腊八豆腐是安徽省黟县地区民间传统小吃,在腊八节,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民间将这种晒制的豆腐称作“腊八豆腐”。

dongzi 发表于 2022-1-10 09:46:33

腊八节是怎么来的
原创 冯振兴 万卷纵横眼欲枯 2021-01-20 18:49

每年的最后一个月,农历称为腊月。每年的腊月初八就是“腊八节”。“腊八节”的起源相当早。应劭《风俗通》云:“《 礼传》:腊者,猎也,言田猎取禽兽,以祭祀其祖也。或曰: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在古代,祭祀祖先称为“腊”,腊月是年岁之终,农闲的人们无事可干,便出去打猎。一是多弄些食物,以弥补粮食的不足,二是用打来的野兽祭祖敬神,祈福求寿,避灾迎祥。所以,在上古时代,“腊八”是祭祀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 户神、 宅神、 灶神、 井神)的祭祀仪式,以祈求丰收和吉祥。据《礼记·郊特牲》记载,腊祭是“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 夏代称腊日为“嘉平”, 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蜡”。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 说文》载:“冬至后三戌日腊祭百神。”
佛教传入后,为了扩大影响力,把随佛祖成道日与腊日融合,称之为“法宝节”,从南北朝开始固定在腊月初八。
佛教的创始 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称“腊八粥”,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据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 所以穷人把它叫做“佛粥”。
道教中也有“腊八节”的说法。据《云笈七笺》记载,腊月初八是王侯腊,五帝会于上方玄都玉京,校定生人处所、受禄分野、降注三万六千神气。
除此以外,民间还有许多关于“腊八节”的故事。
传说一:腊八节起源于元末明初,据说当年朱元璋落难,被关在监牢里,当时正是寒冷天气,又冷又饿的朱元璋竟然从监牢的老鼠洞刨出一些红豆、大米、红枣等杂粮,朱元璋便把这些东西熬成了粥。后来朱元璋平定天下,做了皇帝,为了纪念在监牢中那个特殊的日子,就把这一天定为腊八节,把自己那天吃的杂粮粥正式命名为腊八粥。
传说二:腊八节来自“赤豆打鬼”的风俗。传说上古五帝之一的颛顼氏,三个儿子死后变成恶鬼,专门出来惊吓孩子。古代人们害怕鬼神,认为大人小孩中风得病、身体不好都是由于疫鬼作祟。这些恶鬼天不怕地不怕,单怕赤红豆,故有“赤豆打鬼”的说法。所以,在腊月初八这一天以红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
传说三:腊八节出于人们对忠臣岳飞的怀念。当年,岳飞率部抗金于朱仙镇,正值数九严冬,岳家军衣食不济、挨饿受冻,众百姓相继送粥,岳家军饱餐了一顿百姓送的“千家粥”,结果大胜而归。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岳飞死后,人民为了纪念他,每到腊月初八,便以杂粮豆果煮粥,终于成俗。
传说四:秦始皇修建长城,天下民工奉命而来,长年不能回家,吃粮靠家里人送。有些民工,家隔千山万水,粮食送不到,最终饿死在长城工地。有一年腊月初八,无粮吃的民工们合伙积了几把五谷杂粮,放在锅里熬成稀粥,每人喝了一碗,最后还是饿死了。为了悼念饿死在长城工地的民工,人们每年腊月初八就吃“腊八粥”。
腊八粥又叫“七宝粥”,“五味粥”。最早的腊八粥是红小豆来煮的,后经演变,加之地方特色,逐渐丰富多彩起来。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最早开始于宋代。宋朝吴自牧的《梦梁录》卷六载:“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寺等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
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清人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里则称:“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去皮枣泥等,和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颇有京城特色。
除了腊八粥,民间还有许多习俗。
“腊八醋”和“腊八蒜”。在北方地区有在腊八这天用醋泡大蒜的习俗,名“腊八醋”。腊八醋,要泡到大年初一,初一吃饺子,要吃素饺子,取一年素素净净之意,饺子蘸腊八醋吃,别有一番滋味。“腊八醋”不仅味道醇正,而且久放不坏。“腊八醋”泡好的蒜就是“腊八蒜”。将剥了皮的蒜瓣儿放到一个可以密封的罐子,瓶子之类的容器里面,然后倒入醋,封上口放到一个冷的地方。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会变绿,最后会变得通体碧绿的,如同翡翠碧玉。
吃冰。在北方的一些地区,腊八前一天,人们一般用钢盆舀水结冰,等到了腊八节就脱盆冰并把冰敲成碎块。据说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在以后一年不会肚子疼。
腊八豆腐是安徽省黟县地区民间传统小吃,在腊八节,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民间将这种晒制的豆腐称作“腊八豆腐”。

ZX68 发表于 2022-1-10 10:26:31

过了腊八就是年。
         

原上草 发表于 2022-2-7 21:55:59

受教了!
现在很多人说佛教是印度的教,错了!
释迦牟尼佛2500年前顿悟后,传法于后世,初弘法于迦毗罗卫国附近,涅槃后,由众弟子将他所说道理整理成法,在我国东汉时期传于我国,从此扎根在神州大地,并融进华夏文明,也属我国的本地教法了。而印度,早早就没了佛法。哪会是印度的教法呢?

dqqjk 发表于 2022-2-7 22:04:16

嗯嗯,学习,长知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张修东:腊八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