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工作人员上班散漫何以“见怪不怪”?
基层工作人员上班散漫何以“见怪不怪”?近日,河南省武陟县嘉应观乡一名群众在网络上反映,1月10日下午,她向乡政府一名工作人员咨询事情时,对方一直在玩手机,对她爱理不理,态度很差。嘉应观乡政府工作人员表示,已将此事反映给相关领导,会进行处理。(1月11日 极目新闻)
政府工作人员上班散漫是一个久治不愈的“顽疾”,正如有人说,若被明擦暗访调查组发现,或是经媒体一曝光,他们才有悔改之意。但是,只要随着时间推移,一些上班自由散漫惯了的工作人员很快就会“好了伤疤忘了疼”,对办事群众爱理不理。
上述这位乡政府工作人员面对办事群众,不仅态度很差,还在明目张胆地玩手机,根本就没把为群众服务当回事。用句通俗易懂的话说,“我就不作为,你能怎么办?”于是,该视频引发众多讨论。部分网友对其中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谴责的同时,也有不少网友表示疑惑,“这都能上热搜?”,表示这种情况很正常,“已经见怪不怪了”。也有很多网友分享自己曾遇到社保局、区法院等服务窗口工作人员玩手机、态度不好的经历。由此,笔者不禁要问:基层工作人员上班散漫何以“见怪不怪”?
在笔者看来,基层工作人员上班散漫,一方面,与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不高有关,在工作岗位上,根本就没把群众利益无小事放在心上;另一方面,职能部门在强化工作纪律、提升服务水平等方面也没有很好抓实抓细抓到位,对具体岗位和形象窗口放任自流。即便有群众反映问题,可能还会袒护、包庇、纵容等,“一致对外”的保护和偏袒。而作为办事群众遇到上班散漫的工作人员,通常也持两种心态:一是与其花时间和精力去反映和告状,不如“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何必自己要挑这个头呢?二是有的办事群众遇到上班散漫人员,要么当面与之争吵,发一通火;要么找主管领导投诉说理。结果是,“鞭子高高举起,又轻轻放下”,其根本就没起到警示教育和以儆效尤作用。
所以,在笔者看来,要想从根本上遏制基层工作人员上班散漫现象,一方面要加强基层工作人员思想道德、劳动纪律和工作水平等综合能力的培训,让他们真正体会到为民服务深切内涵;另一方面,职能部门还要通过形式多样、常态化进行明察暗访,鼓励办事群众参与监督和举报,对其工作作风、业务能力、职业道德、劳动纪律等进行综合评价和考核,确实不能履职尽职、难以胜任行政服务岗位和形象窗口的人,该清除要清除,该严惩的要严惩,决不能姑息迁就。不要让几颗老鼠屎败坏一锅粥。我想,这样,基层工作人员散漫现象就会得到明显遏制和大为改观。 非常赞同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