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课--443】由点到面 生动鲜活 ——点评一篇消息的写作
近读一篇消息稿,写得颇有特点。以下是对该消息的分段点评,从中可见其写作手法之别致。
由点到面,引人入胜
按照消息的一般写法,往往是先告诉人们一个新闻事实的结果,然后再详述若干。
然也有例外,比如下面这篇消息的写法,是这样写的——
“土专家”变“正规军”
赣州1633名农民获评职称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12月07日 第 11 版)
本报南昌电 (记者周欢)“‘土专家’变‘正规军’!”种了24年脐橙的李春生捧着职称证书,难掩激动。
点评:
开文就是一句感叹词:“‘土专家’变‘正规军’!”新颖、别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后面这句:种了24年脐橙的李春生捧着职称证书,难掩激动。以生动、鲜活的具象,让主人翁李春生出场,写得有特点!
“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认可,以后就持证上岗了”,李春生家住江西赣州信丰县大塘埠镇,自家种植35亩脐橙,他还是镇里的果园技术联络员,负责5万多亩脐橙栽培和柑橘黄龙病防控技术指导,服务145户果农。此次获评脐橙农民农艺师中级职称,李春生开展指导的底气更足了。
点评:这一段是具体介绍李春生的情况,特别是“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认可,以后就持证上岗了”这句话,道出了农民获评职称的意义所在。
乡土人才助力乡村振兴。近日,赣州市有1633名像李春生这样的“土专家”获评脐橙农艺师、畜牧师、水产师等专业职称,其中中级职称579名,初级职称1054名。
点评:由点写到面,让人们对赣州市的乡土人才全貌有一个了解。
“职称评审破除了学历、资历、论文等条件限制,注重职业农民组织农业生产能力、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和带动脱贫致富的实绩,采取实地查看、业绩展示、测试答辩和综合评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赣州市人社局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科科长李党说。
“他们将被纳入乡土专家库管理,作为各类培养、扶持与服务的重点对象”,李党介绍,获评人员还可优先承担农业科技试验、示范、推广任务,并获得相关项目的扶持;优先享有国家和省里的惠农政策倾斜,参与农业开发项目、获得小额创业贷款等经费资助。
点评:以上两段文字介绍了农民评职称的特点、评上职称后都有哪些待遇等。这些内容很重要,写出了人们欲知、应知的事情。
如何把消息写得让人耐看
上面介绍了该稿的写作特点,即从点到面的写法。
这种写法之所以比较受欢迎,主要有以下两点——
1、从具体到全貌,符合人们的接受习惯。
从具体到全貌,从个别到一般,这是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如果一开始就给你一堆数字,你肯定接受不了,也不愿意接受。由此说,我们写新闻报道一定要注意“从点到面、从具体到全貌”的写作手法。以鲜活的场面、情节下笔,引人入眼、入脑。
2、从写人入手,人们愿意看。
人是新闻的主角。在某种意义上说,写新闻就是要写人、写人的喜怒哀乐。
这篇消息开文写的:“‘土专家’变‘正规军’!”种了24年脐橙的李春生捧着职称证书,难掩激动。一下子把人们吸引住了。接下来再细写李春生的具体情况,人们愿意看。
人们看新闻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新鲜信息。这就给记者提出了一个要求,即尽量把新闻写得活泼一些、生动一些。当然有些涉及工作方面的消息,离不开数字、百分比等,但也要力求写得恰到好处,使人爱看。
总之,媒体是给人们提供信息的,但要注意多提供那些写得新鲜、生动、活泼的信息。
(作者王默为京城媒体人) 由点到面生动鲜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