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gzi 发表于 2022-1-25 09:19:02

【写作课--473】如何写好网评稿?(上)    欧阳金雨

      精当的评论、观点是媒体内容供给侧改革中的“抢手货”。作为主流媒体的灵魂和旗帜,党报评论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多元价值中确立主导,在与公众的交流对话中凝聚共识,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特别是面对舆论生态的多元多样,党报的价值和作用愈发凸显,党报评论所承担的责任和使命愈发光荣而艰巨。

  浏览当下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微信公众号,几乎所有新闻时政公众号推送的文章,都是以评论、观点为主。就连美国三大新闻频道也不再靠消息取胜,而是集体转型为“观点”频道,甚至有些新闻频道的评论类节目比例已高达85%。由此,我们可以判断:在全媒体时代,渠道可以改变,平台可以拓展,形式可以创新,但思想观点的核心竞争力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党报评论在新传播模式下,大有可为。

  一、新媒体用户想看什么样的评论?

  新媒体的研究者指出,移动互联时代,用户更关心的是“家门口的那只小松鼠”。这可能是网络时代新闻人的一种无奈:我们认为重要的事情,用户未必认为是重要并喜欢的。那么,面对这种变化,评论该如何改变呢?

  简要回答这个问题:就是要提供与用户有关的评论。

  常规来讲,评论是讲道理的,但不是你把道理讲得越恢弘,就越有人看。往往是,你讲的道理与他的现实生活越有关联,他越愿意看。所以,评论要“接地气”,就是要能把宏大叙事和抽象概念细化具象为公众生活,找到理论与现实的对接点。换句话说,“媒体评论是专业知识与用户感兴趣的新闻之间的一座桥梁”。

  现在粉丝众多的评论微信公号“人民日报评论”“大家”“团结湖参考”提供的评论就是这样。

  二、用户感兴趣的评论有哪些特点?

  一个特点是:蹭热点但认清事实。

  评论总是需要抢时效,找“第一落点”。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国家部委、省委省政府部署了专项行动计划,国内、省内发生了突发事件……无论是出于“有感而发”的内在冲动,还是出于“有话要说”的诉求需要,或是出于“反映和引导舆论”的社会责任感,评论都要第一时间发声。这样,才能吸引用户的注意。

  当然,网络时代信息爆炸,也导致评论出现了两个新现象:一个是评得太快,容易被反转新闻打脸;二是反转新闻太多,评论员反倒不敢评了,往往只能像网友一样坐等新闻反转。这两种现象都严重损害着新闻评论的公信力和权 威性。

  如何做到该“亮剑”时就“亮剑”呢?一个关键因素是认清事实。

  2016年12月2日,一条本土电视新闻震撼了湖南人的朋友圈:长沙“金牛角王”中西餐厅出售的一款“儿童牛排”竟然检测出了“鸭肉成分”。这一新闻迅速成为热点。湖南日报作为省委机关报,对这样的热点新闻有评说责任。但评论员没有着急评。先是观看了电视报道,而后又打电话请教了跑线记者,弄清事实后才撰写了三湘时评《“良心打头”才是王道》。这篇文章从事实出发,直指这款“儿童牛排”中的质量问题,并呼吁执法部门追查无良商家,维护食品安全和良好的市场秩序。该文在新湖南客户端上点击量破3万。

  新媒体发展对评论员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评论员要时刻关注热点新闻,随时准备介入话题;同时评论员又是远离新闻现场的“键盘评论员”,这需要评论员有一种远离现场的谦虚与谨慎,千万别只匆匆粗略一瞥新闻,就下笔千言。传播上有一个规律:知道得越少,越容易形成判断,而且越容易形成强烈的、单纯的、排他的、自以为垄断真理的判断。对评论员而言,自己不在现场,要多看现场中人的说法。最重要的,要远离电脑,多与人交流,多问问题,而不是坐在电脑前冥想。(未完待续)


  (作者单位:湖南日报理论评论部)

dongzi 发表于 2022-1-25 09:19:43

蹭热点但认清事实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写作课--473】如何写好网评稿?(上)    欧阳金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