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课--479】怎样从工作简报中找到新闻线索?
原创 姚赣南工作简报是各企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常用的一种内部刊物,主要用于反映本单位近期的工作进展、经验介绍、存在问题等,在单位内部起到通报、交流、启发的作用。
工作简报实际上就是单位内部的新闻稿,它刊登的内容是单位的新情况、新经验、新问题,迅速而及时。从文字上看,简报通俗易懂,短小精悍,多为一事一说,不会长篇大论。
把简报中的新闻“拎”出来
在写新闻稿时,先阅读一下工作简报很有必要,可以从中找到有用的新闻线索。
怎样从单位的工作简报中找到符合媒体需要的新闻线索?只要开动脑筋,运用综合分析能力,就能把简报中的新闻“拎”出来。
“拎”哪些新闻呢?
一是这些新闻不但对本单位有指导、启发作用,而且对别的单位也有指导、启发作用。
二是这些新闻与社会的热点、疑点、难点挂上了钩。
三是这些新闻是还没有报道过的,具有独 家新闻的性质。
抓住了这3条,找到新闻线索便可以从难变易。
有一位铁路部门的通讯员在阅读工作简报时,看到这样一条信息:过去企业为维护正常生产,往往购买大量物资作为库存,占用了大量资金,造成企业资金紧缺。
这位通讯员敏锐地感觉到,这个问题在全国铁路部门乃至全国企业都有普遍意义。于是,他根据这一线索采访了怀化铁路总公司,了解到该公司为了减少企业资金占用,实现了物资“零储备”,由生产厂家和销售商代替企业储备物资,并根据企业需要及时配送,用多少付多少钱,使企业物资账本上的库存基本为零。
深入采访后,他写成了《怀铁总公司实现物资“零储备”》一文,发表后获得中国铁路好新闻奖。《人民日报》在发表时还专门加了编后《企业不妨这样做》。
这位通讯员在谈体会时说:“各种文字材料,包括工作总结、表彰决定、经验材料、内部简报、情况通报等,翻阅这些材料,应当要有职业眼光,善于从中发现新闻线索,然后再行采访。”他把这种获得新闻线索的方法称为“阅读法”。
从多份简报中“淘”新闻
在从工作简报中寻找新闻线索的过程中,有时光看一份简报是不够的。为了查到事情的来龙去脉,有时往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付出艰苦的劳动,像淘宝那样把新闻“淘”出来。
有一位部队的通讯员,一次在部队上报的经验材料中了解到有的部队正在探索一个新问题:如何做好远离军队医疗机构的人员的门诊急诊社会化保障工作。他认为这是一个在部队上带有新闻价值的事。
为了把这个报道写深、写活,他查找了一年来军地为推行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工作下发的近百份文件资料,在此基础上深入采访,写出了《偏远部队看病不用发愁了》一稿,在《解放军报》军事后勤装备专版头条加编后刊发,《人民日报》也刊发了此稿,获得好评。
把全角度改为小角度
工作简报或经验总结的写作角度往往是全角的,比较综合概括。而在将其中的新闻线索采写成为新闻稿时,可以考虑转换一个角度,改为聚焦式的小角度。
有一位大学的学生通讯员从材料和媒体报道中了解到,许多学校、班级的学生都在搞围绕爱情这一主题开班会,搞辩论赛等。他想,如果自己也这样写,肯定是步别人的后尘,没有什么新意。于是,他转换角度,从老师的角度去写,写出了《江西理工大学设“情感导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爱情观》一文。
此文由于角度新颖,有社会意义,被新华社入选通稿,《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20多家报社、500多家网站做了转载,社会影响良好。
通过采访把线索变成新闻
工作简报中的内容对采访能起到引导作用。但是,从工作简报中发现的新闻线索只是一个信号,一个征兆,一个新闻由头,它的内容是比较简单的、带有片断性的。要使线索变成完整的新闻,还要定位好采访的方向,深入进行采访,才能使线索从简略变成丰满,从信号变成报道。有时,发现的新闻线索不止一条。这时,就应当多中选好,好中选优,把最精彩的那一条追到底,写出来。
发现新闻线索的方法很多,除从工作简报中寻找外,还有通过记者的观察与社会活动获得,通过知识与人脉积累获得,从各种会议获得,从受众反馈获得,从其他媒体获得,等等。总之,处处留心皆学问。
始终把“有没有新闻价值”“有没有故事”“有沒有读者”“有没有意义”等问题放在脑子里,就一定能找到新闻线索,写出好新闻。
(作者系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培训部主任、文学硕士) 把全角度改为小角度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