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课--487】刘庆邦:写作有天赋
郭永跃起了个笔名,叫水土。一个写作者,除了本名,再起一个笔名,也是一件郑重的事。它起码带有一点宣告的性质,宣告着作者的人生志向和持久写作的决心。可是,见面时我还是叫他永跃。初认识叫他永跃,现在还是叫他永跃,二十多年了,习惯了。若让我改口叫他水土,恐怕于我于他都不大适应。那时,我在《中国煤炭报》副刊部当编辑,永跃是给我写稿的作者。我当编辑时对自己有一个要求,当天的来稿当天看完,能用则用,不能用的写点意见退还给人家。大概是1989年下半年的某一天吧,我从当天的一摞自由来稿中看到了郭永跃的一篇小说《炸窑》。这篇小说看得我心里一动,当即在稿首一角用红笔写下“可编”二字。这是我第一次看到郭永跃的小说,郭永跃当时对我来说还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可给我的感觉,郭永跃是一位有着文学天赋的作者,说不定日后能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作家。我不仅请美工给小说画了插图,把小说发在文学版的头条位置,还为小说写了一则“编稿手记”。“编稿手记”是一个短评,取对小说的推荐之意。在短评中,我倒没有对作者的文学天赋多说什么,主要说的是小说的思想性,并强调了生活对小说创作的重要。多年来,人们不大说天赋,好像一说天赋就是唯心主义,就是先验论。其实天赋的确存在,而且很重要,可以说一个作者的文学天赋对一个作者所起的作用是决定性的。换句话说,天赋是一个作者从事文学创作的前提,是先决性条件。没有这个先决条件,后天的条件很可能是无效的。比如在地里播下一颗花种,才有可能长出花来。如果你播下的不是花种,而是别的什么种,不管你怎样施肥,怎样浇水,恐怕也难以长出花来。现在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我们发现有的作者缺乏文学创作的天赋,因碍于面子,怕伤害到人家的自尊,就不好意思把实话说出来。我们往往含糊其词,甚至鼓励人家继续写下去。这实在是出于无奈。聪明的作者应当明白,当别人一再肯定你创作勤奋时,或许还有别的话没说出来。这个话十有八九是对你创作天赋的疑虑。
郭永跃的文学天赋无可置疑。这个不用我多说,他自己也不必说,他的每一篇作品都会争着举手,踊跃发言,替他把话说出来。我不敢肯定《炸窑》是不是他的处女作,我只知道,永跃以这篇小说为发端,陆陆续续写了不少小说。他写了短篇写中篇,写了中篇写长篇,每种体裁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谈永跃的小说,不能不提到他的短篇小说《村里有台拖拉机》。这篇小说在2001年曾获得过德国“歌德学院特别奖”。据我所知,中国作家获得这个奖项的,郭永跃是第一人。获奖小说也是中国作家所获该奖的惟一一篇小说。永跃能得这个奖,既让我感到意外,也不意外。意外的是,在众多中国作家中,永跃出道不算早,知 名度也不是很高,这种国际性的奖项怎么就落到他头上了呢!不意外的是,德国人评奖严谨,这篇小说的确不错。小说的情节并不复杂。村里有一个小伙子,小伙子有一个青梅竹马的恋人。后来小伙子的恋人却成了本村另外一个男人的老婆。夺走小伙子恋人的不是爱情的力量,是拖拉机的力量。因为村里买了一台拖拉机,那个男人是拖拉机手。小说以象征的意味,表现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感情的压迫和伤害。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对现代技术的全球性发展和传播忧心忡忡,他认为,“技术对整个地球的无条件统治,使人类面临一种不可抗拒的危险。”永跃的这篇小说表达的正是人类在现代技术面前所遭遇的困境,因而具有了概括性和世界性。也因此,小说能够脱颖而出便是顺理成章的事。
天赋来自遗传基因,是自然的禀赋,是与生俱来。不仅是文学,其它各个艺术门类,如音乐、舞蹈、绘画等,如果没有天赋的支持和参与,都是不可想象的。我个人认为,我母亲就具有文学天赋。她看待事物的目光有文学的目光,感知生活的态度有文学的态度,她的天性里有一部分是文学的天性。母亲给我讲的故事,我几乎都能写成小说,因为故事里含有文学的因素。而别人给我讲的故事,能变成小说的则很少。可惜我的母亲不识字,她一篇作品都没有。她要是有一定文字基础的话,也许写小说比我写得好。我这个意思是想说明,人仅有天赋是不够的,必须有后天一系列条件的加入,天赋才能发挥出来,天赋才能变成“人赋”。这一系列条件起码应包括文字的功力、真切的热爱、沉静的心态、生命的投入、持续勤奋的劳动,等等。我希望永跃努力,把自己的文学天赋充分发挥出来。 天赋来自遗传基因,是自然的禀赋,是与生俱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