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课--488】写评论要“短化”,你掌握了吗?
吴泽明在新媒体迅速兴起,信息传播渠道多元化的形势下,新闻评论的有效传播也面临挑战。媒体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增强评论的传播效果,更好地发挥评论引导舆论的作用,是个必须认真思考的课题。
我认为, 新闻评论要进一步增强传播效果,需要转换表达方式、改进文风,首先要做到短化。
评论应该写多长?这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写长还是写短,需要根据题材的大小、版面的需要等因素决定,不能一概而论。
但是,从实践中看,短的评论更有利于新媒体的传播,更方便读者阅读,更易受到多数人的欢迎,传播效果更好。
如何让评论短化?
我们的做法,首先是短评优先,即一版的重要稿件如果需要配发评论,尽量配发短评,而不是像过去那样经常配发篇幅较长的本报评论员文章。短评和新闻稿同时见报,既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也使报道的导向更加鲜明。
其次是固化短评论阵地。我们仿照人民日报的《今日谈》,在一版开设了《今日论语》专栏,周一到周五每天刊出,这就使得短评论在重要版面有了固定的阵地。
《今日论语》栏目的特点:
一是篇幅短,短的150字左右,长的不超过250字,全文在一版刊发,避免了转文带来的阅读不便。
二是时效性强,每天晚上9点左右,由值班编委和评论员从当晚拟定上版的新闻稿件中选定题材,第二天评论与新闻同一时间见报,保证了评论的时效性。
三是文风活,开门见山,直接亮剑,没有长篇大论的铺陈,不求面面俱到,而是就事论事,一事一议,观点明确,导向鲜明,因此针对性很强。
《今日论语》专栏开设近两年来,深受读者喜爱,影响越来越大,已经成为海南日报的一个品牌栏目,成为新闻宣传“短实新”的实践范例。
(作者为海南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 开门见山,直接亮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