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幸福日记”
我的“幸福日记”■邢承木
上期班组天地,我的《细微之处让人产生幸福感》一稿有幸上了文字稿头条。这是我自2007年12加入平台,开始给班组天地投稿以来,第一次上文字稿头条。有了新突破,心里自然很高兴,很幸福。而最让我感到幸福的是,这篇“幸福稿”发表后,这几天,我一直被幸福包围着。这些我都记在了我的日记里——
3月18日,星期五,晴
今天是个好日子,幸福来敲门。
中午11点40分,我正在办公室吃午饭,电话响了。
我接起来,没想到竟是班组天地的王志民老师打来的,问我有没有《细微之处让人产生幸福感》一稿的照片,急用。可遗憾的是,那天采访时我没带相机。想再去车间补拍张,志民老师说来不及了。
志民老师来电话要照片,要的还这么急,什么意思,是不是那篇稿子有希望上了?我的心情一下子激动起来了。这篇稿写的篇幅较长,有2200多字,自己觉得还算满意。虽然知道现在不提倡写长稿,但潜意识里还是以“长”为荣。见报稿会有多少字呢?哎,等待幸福时刻——样报出刊时,见分晓吧。
下午16点以后,我就登陆平台的“职场读报”,从“期数搜索”中一遍遍的搜索1029期样报,一直到下午5点下班,样报还没出,回家等吧。
17点30分,回到家,直奔电脑。老婆让我去打开水,我说:“没空,等‘开奖’”。一听我等“开奖”,老婆就知道啥事了。要说近两年我写稿有进步,与老婆的支持也密不可分。每天回到家吃完饭,我就趴在电脑前琢磨着写稿,家务活她基本全包了。我的每篇稿子,她是第一读者。她也在纺织企业工作,有时也能给我提些建设性意见。
“老婆,快来看,稿子上了。1900来字,是头条,我终于上头条了。夏老师给改了不少地方,特别是三个小标题,总结的真出彩”,一看稿子上了头条,我高兴得手舞足蹈,从心底里感谢夏老师。
“今天咱家真是幸福来敲门哈。你的稿子上头条,儿子高考一模成绩也不赖,全校第三,全市第47名。你慢慢看吧,我去打水,顺便买几个好菜,咱们庆贺庆贺”,那样子比我还高兴呢。
晚饭,妻子破例做了四菜一汤。一家三口,互相鼓励,边吃边谈,其乐融融。
3月21日,周一,晴
今天的太阳真好。幸福接踵而来。
早晨一上班,公司党总支副书记董守刚就把我叫了去。
“承木,干得不错哈。刚才县委宣传部新闻科张科长来电话了,说你在19号的工人日报上的稿,以小见大,很有宣传力度。刚才我已经向徐总汇报过了,徐总说奖励你200块钱。张科长还说,下个月淄博日报社有个通讯员培训班,希望公司能让你去参加学习,徐总也已经同意了。继续努力哈!”
“是”。领导表扬奖励,让我受宠若惊,百感交集。2007年12月份,公司领导知道我爱好写作,在公司内刊和县报上过稿,把我从车间生产一线借调到公司内刊编辑部当编辑,兼搞外宣。能干上自己喜欢的工作,当时甭提有多高兴了。加入中企平台的这几年来,得到了夏老师和会员朋友们真诚无私的帮助,写稿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四年来,在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班组天地编辑夏老师和中企平台朋友们的指导帮助下,我在报刊上累计发稿300多篇,其中在班组天地上稿28篇,连续三年获公司所在地——高青县新闻奖。
什么是幸福?能干上自己喜欢的工作,工作上有人支持帮助,一点点成绩和进步,都得到领导的肯定和鼓励,好幸福。
3月22日,周二,晴
下午13点30分,“幸福报”——3月19日的工人日报终于来了。
我迫不及待地翻开第六版,一眼就看到了我的稿子——《细微之处让人产生幸福感》。尽管已在电脑上看了好几遍电子版了,但纸质报那种原汁原味的亲切感,无可替代。我们基层通讯员的幸福在哪里?我觉得就在每篇变成铅字的稿子里。
“邢编辑,‘幸福报’来了吗,有‘福’同享哈,快拿到车间来,让大家都看看”。还没读完一遍,精梳班班长刘丽风的电话就打过来了。
拿上报纸,带上相机,直奔车间。
“邢编辑,谢谢你哈,又让我们班上工人日报了(995期的《山东流云精梳班:通勤车成“流动阅览室”》,写的就是她们班)。你真是我们班组职工的‘代言人’,把我们的心里话都写上了”。二上工人日报,让班长刘丽风和职工们的脸上写满了幸福。我忙拿起准备好的相机,给她们照了幸福照。
职工“代言人”,是信任,是责任。能用手中的笔,为职工鼓与呼,给班组职工们带来幸福,是我最大的幸福。
请各位老师多指点。U盘落到厂里了,照片明天传上。 真实感人,幸福仿佛是自己的——幸福着邢老师的幸福 谢谢建文老师加亮,请多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