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j66 发表于 2022-3-3 13:10:26

酒钢:锻造新时代产业工人


       来源:工人日报
        从一线技术工人成长为“工人教授”、受聘集团公司首席技师,酒钢集团宏晟电热公司职工杜钧打破职业“天花板”、实现自我“跨越”发展的足迹正是企业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三年的生动实践。
  2019年以来,酒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建立健全党委领导、行政负责、工会推动、成员单位和广大职工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着力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鼓励创造的浓厚氛围。
  如今,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产业工人队伍正成为酒钢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奏响了“咱们工人有力量”的新时代强音。
http://www.workercn.cn/html/files/2022-02/23/20220223132343147550304.jpg  思想铸魂 培育精神 提升向心力
  酒钢是甘肃省重点国有大型企业,拥有3.2万多产业工人,其中,党员9400余名。在推进“产改”工作过程中,酒钢紧紧抓住产业工人思想政治引领这个重点和关键,把思想政治工作同生产经营管理、企业精神培育、企业文化建设等工作结合起来。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广泛组织“沉浸式”主题党日活动、“融入式”群众宣讲和“立体式”高频宣传。从海拔3750米的矿山,到火热的车间,再到“开学第一课”,集团公司宣讲团推动党史学习进矿山、进车间、进班组、进学校,送到基层广大职工心田。
  ——采取“理论学习+现场观摩+研讨感悟”的方式,先后组织党员干部到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玉门铁人王进喜纪念馆等周边红色教育基地接受红色教育,切实把红色基因注入血脉、融入灵魂、化为行动。
  ——通过深入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举办党史知识竞赛、“永远跟党走”合唱晚会、音舞诗会等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坚定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信念和决心。
  ——赋能“铁山精神”新内涵,不断夯实“铁山精神”在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中的“压舱石”作用,激励酒钢广大产业工人坚定理想信念,进一步扛起新时代酒钢人的历史使命。
  酒钢持续加大在产业工人队伍中发展党员的力度,引导党员争当生产经营的能手、创新创业的模范、提高效益的标兵、服务群众的先锋。去年,酒钢355个党员突击队围绕急难险重开展突击活动1134次,党员实施技术攻关或岗位创新项目1031项,实施破解难题项目918项,开展志愿服务活动6630次。
  搭建平台 提升素质 增强战斗力
  酒钢坚持人力资源协同,着力构建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为酒钢未来发展蓄势贮能。
  酒钢不断完善集团层面、产业板块、钢铁学院“三位一体”产业工人队伍培养开发体系,建立市场化培训机制,各单位人才培养按照市场化机制委托钢铁学院开展;建立师带徒培养激励约束机制,激发骨干员工传帮带热情,促进各类人才素质能力快速提升;出台兼职讲师管理办法,促进与职业教育培训相适应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酒钢统筹发展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方向,以钢铁学院为主,充分利用省内外高职院校资源,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协同发力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引导产业工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实施企业新型学徒制,促进学历与非学历教育纵向衔接连通、横向互通互认;积极推进联合培养,围绕企业用人需求实施技能人才订单式培养,钢铁产业、装备制造产业设立了技能人才定向委培班。
  据统计,酒钢人力资源部每年组织岗位技能提升、班组长等岗位专项培训近8万人次。酒钢集团成功申报入选甘肃省首批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单位。
http://www.workercn.cn/html/files/2022-02/23/20220223132413852528841.png  劳动和技能竞赛是产业工人发挥作用、锤炼技能、创新创造的重要舞台。近三年来,酒钢举办了85个工种42500余人次的技能大赛、技术比武,培养出省级技术能手、技术标兵315名,省级青年岗位能手96名,12000余人次通过师带徒技能素质全面提升。
  酒钢面向全集团招聘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各类专业人才、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担任兼职教师,采用专兼职联合培养的方式培训更多高技能人才;加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劳模创新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等项目建设力度,在实践中培养锻炼人才,促进专业技术和技能人员岗位成才。
  截至2021年年底,酒钢集团操作型技能人才占在岗职工总数的78.1%,高技能人才占比39%。
  鼓励创新 人人出彩 激发创造力
  近三年来,酒钢通过科技创新锻造人才,“三化”改造提升人才,基础管理储备人才,分层分级制定实施产业工人培养规划。
  在科技创新锻造人才方面,酒钢搭建重点产业板块技术创新科研平台,在新产品新材料研发、新工艺新技术应用等方面开展科技项目978项,依托科技项目攻关加快技术人员的培养和素质提升,涌现出了不锈钢新品研发、镀锌铝镁产品开发等一批技术创新团队,通过“甘肃省钢铁新材料研发及产业化应用创新联合体”与20家高校和重点企业联合培养高层次人才,直接带动1750名技术人才成长进步,形成发展的人才战略支撑点。
http://www.workercn.cn/html/files/2022-02/23/20220223132444863472894.jpg  在“三化”改造中,酒钢围绕“产业转型、结构升级、要素聚集、链条锻造”,投资35.2亿元实施“三化”改造项目98项,以粉矿悬浮磁化焙烧和7号高炉优化升级改造等为代表的重大项目,培养了2540名掌握新技术新技能的产业技能工人和技术人员。
  酒钢将岗位作为职工创新创效的重要阵地,深化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创新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小发明、小改造等“五小”活动,并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的作用,积极推进职工素质建设,利用各级、各类工作室、钢铁学院等资源实施产业工人技术培训活动,总结命名和推广先进技术操作法,增强产业工人的创新能力,为产业工人搭建起成长成才的平台和实现价值的舞台。
  权益保障 地位提升 汇聚凝聚力
  “以往,配餐到达现场后,温度、质量大大下降。”自从镜铁山矿黑沟采场“云端厨房”投运后,不仅暖了职工们的胃,更暖了职工们的心。在海拔3750米的矿山,让职工吃上安全、放心、热乎的饭菜,是酒钢落实“产改”的一个缩影。酒钢始终坚持产业工人主体地位,用心用情用力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出资19.2亿元彻底解决员工持有宏晟股的历史遗留问题;对矿山、苦脏累险岗位职工调整兑现了工龄工资,职工年收入同比增长15%;投入2025万元优化一线职工工作条件;落实“金秋助学”活动,确保酒钢职工子女不因家庭困难而辍学;为全体职工免费开展心脑血管疾病普查,增加女职工“两癌”筛查;落实高层次人才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等服务政策,先后解决人才配偶就业250名……一串串“给力”的数据,一项项“接地气”的实招,让酒钢产业工人的日子更有奔头。
  产业工人的权益保障,不仅仅是生活上关爱、工作上支持,还在于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的提高。酒钢搭建职工民主管理平台,维护产业工人队伍权益,保障产业工人地位,在集团公司七届工代会代表中,一线职工占比57.97%,七届职代会代表中一线职工占比60%。
  与此同时,酒钢依法推动集体协商,建立了职工、企业、工会三方代表集体协商制度,签订集团公司工资专项集体合同,建立了职工工资共商共决、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
  酒钢不断拓宽产业工人民主参与形式,坚持组织开展职工代表巡视检查和职工代表提案征集活动,畅通职工表达合理诉求渠道,提案答复率100%;针对生产上的薄弱环节、安全上的突出问题、职工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先后组织公司级职工代表深入生产一线、配餐中心、医院等进行了巡视检查……一项项改革创新,一个个举措落实,使得酒钢产业工人更加受尊重、更加有地位、更加得实惠。
  今天的酒钢集团持续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深走实,努力锻造新时代产业工人,推动酒钢集团高质量发展迈上更高台阶,为全省“强工业、强科技、强省会、强县域”行动贡献酒钢力量,助推甘肃经济社会发展。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酒钢:锻造新时代产业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