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幸福:有所居 更“方便”
感受幸福:有所居 更“方便”冀中能源邯矿集团义井王凤社区:杨雪梅
工人日报班组天地在上一期报道了来自全国不同行业的班组员工给幸福的定义,安全+公平+保障+舒适+文明=幸福,那么,我们的班组员工,是否感受到了幸福?3月22日,笔者深入班组进行采访,本次采访的对象比较特别,笔者把目光对准了普通员工和离退休员工。
感受幸福:普通员工有所居
“我都是一个快退休的老工人了,又没有中高级职称和过硬的技术,我只不过是再普通不过的一名工人,靠工资吃饭。每月的工资能按时拿到手里我就很知足了,哪儿想到单位还在我即将退休之际分了一套房子给我,让我们老两口老有所居,不再为房子担忧了。”
3月22日上午,笔者来到河北冀中能源邯矿集团义井王凤社区绿化班,对在棚户区一期领到房子钥匙的张运明进行采访时,他无比幸福地说。
张运明介绍说,他是1965年生人,年龄和那所老房子年龄差不多一般大,当时家里兄弟姐妹4个,一家6口人挤在40平方米的房子。后来,兄弟姐妹分家另过,而他和妻子一住就是40多年。“那是我记事以来,我家的第一间也是最后一间土房,当时政府给发了房屋土地号,但房子要自己盖。虽然当时平均每人不到7平方米,但毕竟是有了自己的家。全家人还是蛮高兴的,也觉得挺开心了。可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住在这样土房子的人越来越少,我的压力越来越大,全家人在亲友面前都抬不起头来,都不好意思与亲友来往,更不敢把亲友带回家。如果不是政策好,如果不是单位对棚户区进行了改造,我哪儿有钱买楼住?我拿到楼房钥匙的当天晚上就带着老伴儿享受了一个‘三楼’的‘高品味’,搬家那天,我通知了所有的亲友前来。比较远的不能来祝贺我乔迁之喜的,我就在鞭炮声中给他们一一打电话,让他们与我共同分享我的幸福与快乐。”张运明无限感慨、无比幸福地说。
感受幸福:老弱病残更“方便”
3月22日下午,笔者来到离退休老年活动中心,十几个离退休老人正在哪儿悠闲地下着象棋,甩着扑克。当笔者问及在这里工作、生活感觉到比较满意的是什么时,退休工人段怀喜激动地说:“最满意的是‘民心工程’。尤其是社区的厕所改造,实在是太好了!太人性化了!”
“是啊,义井王凤社区是60多年的老矿,年轻人分流的分流,外出打工的打工,剩下我们这些老人看家。平时,我们也没个好去处,喜欢到社区里转转,可是转时间长了就要上厕所,老年人有个毛病,想方便了就得马上方便,想方便了再往家里的楼上赶那就来不及。退休干部刘克勤脑血栓后遗症,有一回来不及赶到家里去方便尿裤子里了,从那以后他再也不敢往远处走,就在家门口转转。这回好了,社区里改造后的这些厕所比家里的还好用。咱们义井王凤社区北家属院、南工人村、干部楼等3个居民辖区厕所已改造了8处,用废旧材料为公共厕所制作、安装便池椅架14组,为老弱病残人大小便提供了方便。这些厕所的位置,咱们社区里的老年人们都清楚。哈哈,真是太方便了。”张老大听了,忙接过话茬儿。
居者有其屋,弱者有所帮,老者有所养!幸福,幸福! 杨老师一下写了两篇稿子,这到底要用哪一篇啊?我们不得而知,呵呵。个人意见,仅供参考(还有一篇文字稿呢?)要是能写两篇,我以后……呵呵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