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j66 发表于 2022-3-9 19:32:49

让外来农牧民工住进新家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李玉波 通讯员 王慧凯
  “过去每个月要花掉一半的工钱在外面租房,如今每月只需几十元,就可以入住有淋浴、WiFi、24小时热水等配备齐全的‘新家’。”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一家工地打工的四川籍农牧民工王长友说,住在这么好的地方,平时干活都更有劲儿。
http://www.workercn.cn/html/files/2022-03/09/20220309171402552985147.png  王长友所说的“新家”是伊金霍洛旗总工会2021年8月20日开始运营的“农牧民工之家”,该“农牧民工之家”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有求职登记室、技能培训室、图书阅览室、餐饮住宿区、休闲娱乐区等服务设施一应俱全。
  据记者了解,以前来伊金霍洛旗打工的农牧民工都在该旗阿勒腾席热镇三角公园西南角的路边等活儿,用人单位的车一停,农牧民工们一哄而上,“简单粗暴”的选用人员方式,让农民工权益得不到保障的同时,也变成了影响城市形象的管理难题。
  “农牧民工之家”的成立让外来农牧民工告别了风餐露宿,搬进了“新家”,劳碌一天后可以舒服地洗个热水澡,安静地读上一本书,手指轻轻一划便可连上无线网。此外,还可以享受早餐三块、午餐五块、晚餐四块的低价三餐和免费保险及技能培训等。同时,还伊金霍洛旗总工会还经常开展一系列关爱农民工活动,如义剪、义诊、义药、义演等。
  伊金霍洛旗“农牧民工之家”负责人王俊杰说,“如今,农牧民工有了专门的工会之家,工作任务、职责和《工会法》等也已上了墙,建起了拥有2000多册图书的农牧民工书屋,还建成了45间宿舍可容纳200多人住宿,工会成为名副其实的‘职工之家’和‘娘家人’。”
http://www.workercn.cn/html/files/2022-03/09/20220309171410457535262.png  据了解,伊金霍洛旗总工会以农牧民工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农牧民工之家”作用,全面打造农牧民工工会之家平台,开展了农牧民工教育、技能培训,强化农牧民工就业宣传,保障农牧民工权益维护,有效地提升了农牧民工的归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近年来。伊金霍洛旗总工会扎实开展货车司机、快递员、护工护理员、家政服务员等“八大群体”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工作,成立了涵盖2125家企业23个行业联合工会的小微企业工会联合会1个,吸纳“八大群体”会员4825人,最大限度把包括农牧民工在内的产业工人吸引和组织到工会中来,切实夯实工会组织基层基础,不断增强基层工会组织的积极作用,带动基层工会真正“转起来、活起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让外来农牧民工住进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