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使命担当 大力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工作
来源:中工网湖北省总工会认真贯彻落实习 近 平总书记关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平台经济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全总和省委安排部署,强化使命担当,大力推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工作,初步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强化政治责任,形成大事大抓的鲜明导向
一是高位推动,构建工作新格局。2020年在湖北武汉的抗疫斗争中,广大快递员、清洗保洁员等逆行而上,积极投身抗疫保供,令人感动。省总工会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出台实施意见,推出“五个一批”举措,即着力形成一批调研报告、开展一批集中行动、打造一批工作样板、实施一批服务项目、选树一批先进典型,形成良好工作态势。在武汉市东西湖区召开现场推进会,省委常委、省总工会主席尔肯江同志出席并讲话;在全省工会协调劳动关系、学习宣传贯彻《工会法》等重要会议上,持续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工作重点部署;省总工会征订7万册《工会法》单行本,其中向新业态企业派送1万册,引导依法开展工会工作。二是样板引领,打造服务新模式。总结武汉整体推进和园区推动、荆州和宜昌行业推进的做法,重点培育汇通物流园区、舵落口大市场物流行业和顺丰、德邦等典型,形成地方、园区、行业和企业的工作样板,为破解思想引领、建会入会、维权服务、阵地建设等难题提供现实路径。重点推行“东西湖模式”,推动地方工会贴近基层当好“指导员”,区域(行业)工会和企业工会贴近职工当好“娘家人”,引导各地打造“区块链”工作体系。三是示范带动,树立工作新导向。落实全总部署,以深化推进关心关爱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六送”活动为契机,大力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温暖行动服务月、“尊法守法·携手筑梦”、送温暖等专项活动,每次活动都举行集体入会,开展慰问活动,体现工会温暖,增强工会意识。2021年我省快递员汪勇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授予王静、张裕两名见义勇为的外卖配送员“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称号,营造尊重、关爱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社会氛围。
二、突出集体协商,抓住权益保障的着力点
一是工作重心向集体协商聚焦。把集体协商作为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的重要制度,主要行业带头,重点企业跟进,推动各地积极探索集体协商新模式。近年来,省总工会组织精干团队,加强过程指导、经验总结、宣传推广,培育典型案例20个。与湖北电视台合作,拍摄集体协商宣传视频,在省内主流媒体和工会网站播放;通过《湖北工会》《工友》推介,在指导员培训班“现身说法”,掀起“头脑风暴”。二是工作路数在基层探索。省总工会因势利导,总结推广湖北顺丰“线上一对一、线下面对面”沟通协商机制,引导平台企业对员工关心的事项线上回应,员工的合理诉求线下协商。总结推广荆州保洁行业集体协商的做法,推动协商行业的最低工资标准和最低小时工资标准,购买意外伤害险和雇主责任险,遏制恶意转包损害员工利益的现象。总结推广宜昌旅游行业工会主抓、部门联动的工作方法,推动完善薪酬保障体系,消除行业潜规则。总结安陆格奥欣货运“问需求、谈想法、重调查”的意见收集机制,黄石鑫泰物流“云上协商”的协商方式,襄阳襄城物业化解认知、释解疑虑、破解难题的“三解”工作方法,推动集体协商向快递、物流、保洁、外卖等多行业拓展。三是工作理念在协商中培育。针对基层工会的畏难情绪,通过典型宣传、现身说法、专项考核等措施,强化工作责任。针对经营者的思想顾虑,通过收集协商议题、反映职工诉求、转达企业意见、充分沟通互动等轨迹,使他们感受员工的心声,拉近双方距离。通过集体协商,推动解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面临的劳动报酬等急难愁盼问题,把协商成果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使他们在需要时看得到工会身影,感受到工会作为。
三、突出工会元素,增强工会组织吸引力
一是多种方式推进建会入会。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集中攻坚行动,开发职工网上入会系统。省总工会投入专项资金,定制专属意外伤害补充保险吸引入会。2021年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集中入会行动153场,新建新就业形态基层工会599家。二是多点发力建强服务阵地。联合中国铁塔湖北公司、中石化湖北公司、湖北交投集团等企业,联建一批户外劳动者的服务站点。省总工会投入500万元,支持各地在物流园区建立劳动者港湾,设立休息室和职工食堂;在高速公路服务区推进司机之家建设,着力解决户外劳动者休息难、充电难等问题。三是多重服务构建关爱体系。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困难家庭的摸排和建档行动,“两节”送温暖期间,县以上地方总工会开展专场走访慰问活动,投入1000多万元,80支公益法律服务分队提供优质服务,运用“法院+工会”劳动争议诉调对接机制,协调解决多起涉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诉讼案件,让他们真切感受到工会“大家庭”的温暖。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