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名员工的17天(已刊登)
“爸爸,妈妈回来呀?我想妈妈了。”3月28日,胜利油田临盘采油厂采油管理八区注采804站逆行志愿者杨凡儿子一句“想妈妈了”的视频感动了无数人。截止3月27日,临盘采油厂采油管理八区注采804站的36名员工已经在山东省禹城市疫情高风险区坚守了17天。3月10日以来,禹城市陆续出现新冠确诊病例。其中,距离临盘采油厂采油管理八区注采804站不足20公里的禹城市十里望镇禹王街北,被划定为高风险区。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临盘采油厂第一时间启动疫情预案,立刻进入“实战状态”。厂领导亲自指挥,200余人的志愿者服务队、90天的防疫物资,24小时运行专班全部到位。采油管理八区4名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带头入驻注采804站,志愿者杨凡逆行参加“战斗”。注采804站32名员工主动放弃休息,全部驻站......
“从进来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已经做好了准备,同时也做好了充分的计划和预案,工作区域每天组织人员进行消杀,食堂变着法的改善伙食,党员干部一边组织学习、一边生产,同时还要观察和做好每个人的思想工作。现在我们队伍士气非常高涨,都表示疫情不散、不离一线。请采油厂放心,请祖国放心,我们一定不辱使命,保证队伍安全,保证能源饭碗。”临盘采油厂采油管理八区副经理杜强说。
据了解,临盘采油厂采油管理八区在禹城区域开油井142口,日油361吨,开注水井41口,日注1820立方米。为保障生产生活安全稳定,采油厂为该区域内员工备齐生活物资、防疫物资、日常药品和员工个体所需的基础病治疗药物的同时配备音响、卡拉OK设备,及热水器、理发器等用品。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采油厂为我们想的确实周到,并且决策准确、行动快。看到路边停了很多无法通行的车辆,我们就庆幸进来的早, 别看现在购物不方便,而咱们物资、食品根本用不着购买。”采油管理八区入驻党员熊鑫中说。
每天晚上是最难熬的时候,也是员工们最想家的时候,特别是年轻员工。疫情发生前,员工们都高兴地换下工衣、坐上回家的班车。为了减少恐惧,站长孙河峰一边根据员工的兴趣爱好,组织扑克、跳绳活动,一边做好员工思想工作。年轻员工张丰刚是一名90后,也是一名独生子女。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思想上有些波动,孙河峰有时间就陪他聊天。厂领导与驻站员工们视频,孙河峰也特意叫上张丰刚一起参加。采油厂的坚强后盾,厂领导温馨的话语以及站上的精心呵护让张丰刚感到了幸福,浑身也充满力量。“能在站上驻守,我感到既光荣又有一点担心,好在厂领导经常挂着我们,经常与我们视频通话,还给我们送来了很多好吃的。我们这个集体也很团结,大哥大姐们也经常安慰我,所以我在这里生活的很安心,也很幸福,不害怕。”张丰刚说。
张丰刚很幸福,注采804站也很安全,可是员工们不知道是,孙河峰的老家就在注采804站附近。3月14日,他突然接到电话,他在老家的大娘去世。本应该回老家奔丧的他还是忍住悲痛,没有向任何人透漏消息,依然坚守在站上。“我党员我不上谁上?我是站长我不带头谁带头?我不但要带头并且还不能倒下,而且还要高兴地的面对,这样员工们才有底气。”孙河峰含泪说。
本来应该在家休息的女员工杨凡是一名回族,她的儿子今年7岁。得知禹城市十里望镇禹王街北被划定为高风险区后要设卡封区,杨凡与家人做了简单告别逆行上站,3月26日,16天没有见到妈妈的儿子给杨凡进行了视频通话,当听到儿子说:“妈妈,我想你”。杨凡的眼睛湿润了:“宝贝,妈妈也想你,但是妈妈现在还不能回去,妈妈要和叔叔阿姨们一起打怪兽,再过几天,妈妈回去送你去上学,妈妈很勇敢,你也要勇敢好吗。”当懂事的儿子担心妈妈说:“妈妈您在那里好吗?”杨凡自豪地说:“我在这里很幸福、很安全,放心吧。”(菅李峰)
山东德州临邑县临盘采油厂 菅李峰 251507
15806830717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