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课--610】《人民日报》优秀标题的一个特点 原创 姚赣南
在做新闻标题时,抓住文章的主题,用对比强烈的词汇来表达,会使标题十分醒目,达到吸引人的目的,也给读者深入阅读和思考留下了广阔的余地。2021年,人民日报好新闻评选小组评选出好标题作品70件。其中,给人印象深刻的是那些用词对比反差强烈的标题,它们让人眼前一亮,值得学习与借鉴。
以下,举10个例子加以说明。
标题一:小将闯大赛首秀即捧杯
在这个标题中,“小将”与“大赛”对比强烈,“首秀”与“捧杯”形成反差。虽然标题只有短短10个字,但反映出年轻选手勇于拚搏、敢于挑战的精神与勇气,揭示了第一次亮相就取得优异成绩的实力。
这个标题运用了对仗的手法,既工整,又活泼。标题
标题二:石旮旯开花结出致富果
“石旮旯”指的是石头缝以及屋子里或院子里的角落,指的是狭窄偏僻的地方。北京人艺曾演出过一个话剧名叫《旮旯胡同》。
在这个新闻标题中“石旮旯”与“致富果”形成强烈的反差对比,指出了精准扶贫给当地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好处。标题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给人以美的享受。
标题三:幸福慢车 致富快车
“慢车”与“快车”是一组对比。“慢车”怎么是幸福的?“慢车”为何能成为“致富快车”?这两个问题引起了读者的好奇。
原来,“慢车”指的是行驶在云贵高原上的绿皮火车。由于通了火车,使当地山区村民致富了,带来了生产的发展、物资的畅 销和生活的幸福。
这个标题只用了短短的8个字,就道出了事情的发生、变化与结果,不失为独具匠心。
标题四:两万步带来“零距 离”
在这个标题中,“两万步”与“零距 离”是何等大的对比!人们不禁要问:“两万步”指的是什么?“零距 离”是怎样产生的?g
文章中记述了网络技术与走进群众家中的关系,道出了深入基层、深入实际的重要性。
标题五:“正步”人生从未“稍息”
“正步”与“稍息”形成反差。“正步”是在行动,“稍息”是短暂的静止。这个标题既表现了文中仪仗兵的常态动作,又表达了他们奋勇向前、永不停步的人生态度,让人过目不忘。
标题六:减费“红包”激活经济“细胞”
“红包”与“细胞”,巧妙地运用了谐音,说出了金融系统减费让利的做法给激活经济带来的好处,使各个经济实体更加增添发展的动力。
标题七:“虽然有苦,还是甜多”
这是一句扶贫干部的心里话。“苦”与“甜”是反差强烈的两个字。只有不怕吃苦、敢于吃苦才能尝到甜头、结出甜果。在这个过程中,必须付出巨大的体力与脑力。
为梦想而执著,为幸福而追求,经历苦的煎熬,便会发酵出甜的滋味。 标题富有哲理,值得借鉴。
标题八:让更多“小巨人”撑起“大创新”
富与穷、大与小、白与黑、先进与落后,都是反差强烈的对比词。“小巨人”与“大创新”也形成了对比。
文中的“小巨人”指的是获得2020年国家科学技术奖的十几家具有“专精特新”特色的中小企业,这些企业充满创新活力,成为时代创新的科技尖兵,值得学习与推荐。
创新,是引发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只有把原始创新提升至更加突出的位置,才能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
标题九:一针一线编织时光倩影
“一针一线”是慢动作,“时光倩影”是漫长岁月。在对比之中,文章讲述了法国的一种传绕工艺技术阿朗松针织花边。它是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的非遗名录的一项。在工艺家们的一针一线中,为时代为历史留下了珍贵的工艺品与难忘的记忆。
标题十:绿色债券“红”起来
“红花还得绿叶扶”。“红”与“绿”是两个常用的对比字。
文中的“绿色债券”,指的是支持绿色项目的债券,以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这种债券所募集的资金专门用于支持绿色产业、绿色项目或绿色经济活动。
随着“绿色债券”发行管理模式更加优化,为它的发展提供了稳定框架私灵活空间。“绿色债券”一定能火起来,红起来!
(作者系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培训部主任、文学硕士) 读之受益 在做新闻标题时,抓住文章的主题,用对比强烈的词汇来表达,会使标题十分醒目,达到吸引人的目的,也给读者深入阅读和思考留下了广阔的余地。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