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课--630】散文写作既要脚踏大地,又要仰望星空
所谓脚踏大地,就是要接地气,立足于现实,要有坚实的生活细节描写,不能凌空蹈虚;所谓仰望星空,就是要有形而上的精神追求。前者指的是散文中比较实的部分,也就是实际描写的人、事、景、物等,后者指的是散文中比较虚的部分,即由前者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的空间,也包括情、理、趣、味等。前者更多的是经验层面的东西,而后者则多是体验层面的东西。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目的。只有前者的散文,往往写得过于实在,灵性不足,文章飞腾不起来。
现实中,我们多见的就是这种散文。我有一个观点,散文就是把实的说成虚的,小说是把虚的说成实的。散文把实的说成实的,行不行?也行!但在我看来,这样的散文不是太好的散文。
散文的本质讲究真实,但过于实,给人感觉是匍匐在地,显得不够空灵;而小说的本质特征是虚构,但又要让人觉得真实,甚至比现实中真实的生活还要让人感到真实。写好散文的关键,就是处理好实与虚的关系。
在我看来,太实和太虚的散文都不是很好的散文。实如山,虚如水。山水相依,虚实相生。太实而无虚的散文,如山无水,缺少了灵气;太虚而不实的散文则如脱离了山的水,气散而不附,失去了依凭。
作家孙犁曾经说过,所谓空灵,就像山石有窍,有窍才是好的山石,但窍是在石头上产生的,是有所依附的。如果没有石,窍就不存在了。空灵的散文,也是因为它的内容实质,才得以存在。
贾平凹说,脚蹬大地才能飞跃。提请大家注意,脚蹬大地的目的是为了飞跃,而不是为停留大地之上。我们许多人写的散文,写得太实,眼睛只盯在大地上,虽说很接地气,但读后很少能给人留下更为深远的形而上的思考。
评论家谢有顺说:“一个好的散文家,一定得有一颗世俗心,同时兼具一种灵魂的视力。他必须能够在世俗里安妥自己的心灵,必须对实感世界有切身的了解,他才能写出有心灵质量的好散文——所谓的好,就是要从俗世里来,到灵魂里去;所谓的文雅和美感,就是来自灵魂对俗世的觉悟。”
在我看来,“从俗世里来”,就是要脚踏大地,要有坚实的生活细节和物质外壳描写,而“到灵魂里去”,则是要仰望星空,要有形而上的精神追求,要给人留下更多的想象和思考。
Re:【写作课--630】 散文写作既要脚踏大地,又要仰望星空任葆华
脚踏大地,就是要接地气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