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gzi 发表于 2022-4-22 10:00:36

【写作课--651】《环球时报》上文章标题的特点

原创 姚赣南 华文融媒云


《环球时报》是人民日报社主办的报纸之一,也是我经常阅读的一份报纸,它原来叫《环球文萃》,到1997年改为《环球时报》。

这份报纸通过广布于世界各地的驻外记者,及时反映当今世界的变化,刊登许多国人关心的国际新闻,其办报宗旨是“报道多元世界,解读复杂中国”,报纸的日发行量达200万份左右。

《环球时报》上的不少文章很有可读性。然而,好文章要配好标题,记者、编辑都要在标题上下功夫。《环球时报》上文章的标题有哪些特点呢?

头条标题粗黑浓重

头版头条的文章是报纸的重头戏。该报头版文章的主标题,都是用通栏黑体大字,力求醒目有震撼力。这种粗黑浓重的风格延续多年,一直未变。

在主题上下方,有时配肩题,有时配副题。肩题加主题,主题加副题是该报头条文章标题的主要形式。

肩题加主题例子:(2022年4月13目头版头条)

(肩题)世贸警告“全球经济解体”  欧洲担心“难保富裕生活”

(主题)俄乌冲突引发美欧“通胀风暴”

主题加副题例子:(2022年4月15日头版头条)

(主题)美议员团窜访台湾搅事

(副题)中国外交部警告美方:不要在危险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在这两个标题中,主题用的是黑体,每个字的面积达6平方厘米左右。肩题、副题用的是宋体,每个字的面积约0.64平方厘米,就是说,主题的字号面积比肩题、副题的字号面积大了近十倍,足见其分量之重。

巧用动词生动自然

《环球时报》上的文章主要有述评、通讯、消息、言论等。标题中的动词用得比较多,又比较巧妙,这是它的文章标题又一个特点。

有了动词,标题有了动态,新闻成了“进行时”,显得新颖而灵动。

以下这些标题的动词用得都很准确到位:

美俄总统“隔空”撂重话

总停电,台电又怪松鼠又怨鸟

麦当劳“败走”,俄本土餐饮店接盘

进口新片4月扎堆上映

在这些标题中,动词“撂”“怪”“怨”“败走”“接盘”“扎堆”等词都是用得既到位又巧妙,发挥了吸引读者的作用。

亦庄亦谐用好词句

该报文章是绝大多数是严肃的、庄重的,但在做标题时也偶尔会诙谐一把,一些网络词汇有时也用在标题中。比如以下几个标题:

威廉王子访牙买加碰了一鼻子灰

俄罗斯的狗也被西方制裁了

日本世博会吉祥物被吐槽

民进党被批给日本核污染水“美颜”碰瓷中国

逃离日常,韩国年轻人爱上“放空”

在上述标题中,“碰了一鼻子灰”“狗也被制裁了”等用语很生动有趣。“吐槽”“碰瓷”则是常用的网络语言。

“放空”是韩国的用语,中文直译为“打懵”。韩国的一些年轻人在咖啡馆凝望森林大海,在电影院感受云端穿梭,有的在放空室内安静地阅读、冥想、写作,有的甚至睡着了。

标题用了这些词,亦庄亦谐,庄中有谐,读者爱看。

用问句做标题也是这份报纸的一个特点。比如以下几个标题:

美政客与媒体的“双簧”还能唱多久

波音会不会失去中国市场

赌博成了大英“国瘾”吗

新一代日本导演如何突围

俄罗斯反制对台影响有多大



有的文章标题中也会用惊叹号,比如:

揪心!东航载132人客机坠毁

过分!骗取新冠救济款买“宝可梦”

由于调动了多种手段做标题,才使《环球时报》上的标题富有变化、生动活跃。

肩题爱用对仗之句

在《环球时报》文章的肩题上,用字数相等的对仗句特别多,这几乎成了他们做肩题的一个“法宝”。以下这些肩题的对仗句都是经过精心推敲的:

(肩题)身后是历尽沧桑的旧时王宫  前面是见证风雨的政治广场

(主题)光化门,韩国的“国民之门”

(肩题)各地议员举家出动  蓝绿两党竞相拉拢

(主题)岛内地方选举,竟然拼血缘



(肩题)福岛核电站有惊无险  事故亲历者心有余悸

(主题)强烈地震,日本核电站安全引担忧



(肩题)英超西甲各占三席  法甲意甲全军覆没

(主题)欧冠八强出炉,今日抽签



(肩题)有的背负卫国使命  有的写进文学经典

(主题)俄罗斯名犬,充满传奇色彩



除以上4个特点外,《环球时报》上的文章标题字数都不太长,主题通常在8个字至18个字之间,一般不会超过20字。标题是文章的眼晴,大而亮才有神,这是可以借鉴的。



(作者系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培训部主任、文学硕士)

dongzi 发表于 2022-4-22 10:08:39

受益

李红兵1 发表于 2022-4-22 13:28:27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写作课--651】《环球时报》上文章标题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