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专栏投稿)“1+10”模式 班组安全随时可控
“1+10”模式 班组安全随时可控徐春明张卫朋
“小刘在机车顶部作业时,安全幅带子没有系牢固,弯腰作业时幅子极易脱落……”
“小李更换时间继电器时,没有切断48伏直流电源,线头一旦接地,不仅会烧损继电器,而且对整个线路也有影响……”
4月7日上午8时,在新乡机务段月山检修车间电器组,笔者参加了开工前的10分钟安全挑刺会,亲自感受了“1+10”安全管理模式给班组带来的新变化。
该段“1+10”安全管理模式,即为每个班组配备1名专职安全员,监督和盯控班组职工日常作业过程;每天开工前召开10分钟安全班前会,查找和分析职工违章作业情节,做好整个作业过程的安全预想,班组安全实现了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这是该段针对班组职工作业不规范、安全意识不强的情况,在部门监管和机制促管的基础上,融入职工自管和互管相结合的“1+10”管理模式,让职工在安全管理中唱主角。
在班组安全员选配上,该段实行全员挑选、择优录用、系统培训、持证上岗的考评制度,挑选出安全意识好、责任能力强的300名职工经过人身安全、检修作业安全等8项安全培训课程,分配到各个班组,担当班组安全员。该段实行职工班前分析的安全预想机制,让职工自我揭短、挑刺,形成全员参与、共同管理的安全新策略。班组职工利用每天10分钟安全班前会,通过安全员预分析、职工互相挑刺的方式,预分析当天检修、乘务以及设备维护作业中的安全重点,“揭露”作业中的违章镜头,确保不让一个职工带着不安全因素上车作业。
“磨刀不误砍柴工,只有对整个作业过程做好充分预想,才会掌握安全的主动权,职工作业才更有安全感。”班组安全员史彬直说。10分钟班前会流行后,这个段组织安全科不定期深入到检修车间、机车整备场等关键点,对职工检修、乘务员执乘过程进行突击抽查、临时检查,凡发现违章作业的职工,除下发安全考核通知书外,还专题进行强化培训,并纳入到自控型班组考核范围,极大地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减少了违章作业和事故的发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