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yc188@sohu.com 发表于 2011-4-6 14:43:45

变化之中寻“支点” 对症下药治“毛病”

变化之中寻“支点” 对症下药治“毛病”
庞庄矿“变化”之中安全管理有新招

   日前,徐州矿务集团庞庄矿掌握现场变化情况,实现主动超前预测变化、科学减少变化、有效控制变化,真正把变化落实在基层、落实在现场,着重从人员、时段、“三工”、环境变化四个方面抓好管控,提高安全管理力度、精度,构建透明、简洁、高效的安全生产体系,实现变化条件下的安全生产。
在人员变化管理方面,该矿规定新工人入矿、跨专业借调人员必须经职培中心进行不低于72小时的专业技术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相应安全资格证后,方可持证上岗;对年休假、探亲假等“六假”、外出培训、旅游等离岗一周及以上人员,离岗返岗人员上岗前,单位必须重新传达学习措施,并由本人签字确认。同时,该矿完善职工健康管理制度,及时更新职工健康档案,对于心脑血管等重大疾病人员及时调岗或采取其它办法,保证下井职工健康、安全。基层单位还建立了班前会职工身体状况及精神状况排查制度,每班下井前进行签名确认,开好班前会,精神抖擞走上工作岗位。
在时段变化管理方面,该矿由各分管矿领导、副总牵头,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制定针对性措施,开展好季节性工作,并抓好每天的安全控制重点,要求各基层单位严格干部现场带班作业制度,做好安全关键把关,重点抓好安全生产和隐患整改,实现质量标准化动态达标,班中向调度室汇报不少于三次;在矿领导带班作业期间,实行带(跟)班走动式管理,突出把控重点、关键环节,做到“三个要走到、三个要必到”,即“采掘头面要走到、边远区域要走到、质量标准化落后区域要走到”,“当天重点单项工程要必到、处理重大隐患必到、工作被动的区队现场要必到”。在生产班要关键时段控制中、夜班及早班下半班、交接班时间,现场跟班干部、班组长、验收员、瓦安员(安全员)“四员”要加强安全隐患排查及作业地点工程质量的检查验收,把住安全关、质量关。
在“三工”(工程、工艺、工序)变化和环境变化管理方面,该矿规定生产现场工艺变化时,必须由总工程师、分管专业副总负责组织召开现场会,并形成纪要,单位技术主管要编制针对性安全技术措施,组织职工进行学习和考试。当施工地点变化时,施工单位进入施工地点施工前,必须经过安全生产部门联合验收合格,并在现场挂有安全生产许可证、安全运行许可证;采掘头面出现地质变化时,现场跟班干部及时向矿(井)调度室和单位值班领导汇报,调度室要向分管矿领导和分管副总工程师汇报,安排安全、生产部门专业人员去现场掌握变化情况,要求职能管理部门加强现场安全监管,并监督安全技术措施在现场落实兑现,确保地质变化条件下的安全生产;在单项工程管理方面,单项工程施工单项工程开工前,必须由分管矿领导、副总、井长组织召开现场会,对其进行会审,在处理工作面异常变化,老断层、过老硐、防治冲击地压、揭煤等单项工程,以及大型工作面安装、拆除、掘进头开透窝、综采面系统形成等单项工程时,必须由生产副矿长、安监副处长牵头,组织召开现场会,跟踪分析区队、地质状况,现场会审制定专门性施工措施,所有参加单项工程施工的人员进行学习,并签名确认,安全生产部门现场监管,确保所有单项工程安全可靠。
此外,该矿还要求安监部、生产部建立相应的管理台账,每天对各单位工作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对现场变化采取针对性措施,并安排专业人员分三班在作业现场跟班落实规程措施在现场的兑现情况,查找管理漏洞,观察变化趋势,提出应对措施,掌握工程进度,进度进展情况在安全信息日报表上“安全重点控制”中跟踪落实,并在早调度会上通报,构筑全方位多角度的安全防范体系。

周玉成王继权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变化之中寻“支点” 对症下药治“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