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课--683】《人民日报》上消息双行题的新变化 原创 姚赣南
在做新闻标题的过程中,有时会使用双行题。消息的双行题指的是肩题加主题,或者是主题加副题。
肩题加主题的双行题例子:
(肩题)时间更具弹性场所更具灵活性内容更具多样性
(主题)新就业形态“新”在哪里
主题加副题的双行题例子:
(主题)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创新高
(副题)去年达11.6万亿元,同比增长23.6%
当年,在学习新闻学时,老师在讲授消息双行题时常说,肩题主虚,主题主实,副题具体,虚实结合。
从上述两个例子来看,第一个例子中,肩题“时间更具弹性场所更具灵活性内容更具多样性”这一段话是“虚”的(讲的是概括出来的几条好处);第二个例子中,副题“去年达11.6万亿元,同比增长23.6%”说得十分具体实在。
多年来,许多人都是这么做标题的,肩题做得“虚”一点(主要讲观念、气氛),而主题才写实在的内容(主要讲事实)。
请看以下两个例子:
(肩题)改革开放通四海环境改善纳百川
(主题)外商来华投资增加十亿美元
(肩题)车辚辚马啸啸凯歌贯云霄
(主题)最可爱的人回来了
在上述例子中,肩题中的“虚”并不是空洞、虚无,而是在烘托气氛,讲述理念,为主题作铺垫。虚实结合,相得益彰。这种做双行题的办法一直延续多年。
近年来,笔者发现,消息双行题的做法发生了一些变化。肩题主虚、主题主实的标题虽然仍有,但是,有一些标题倒了过来,成了肩题主实、副题主虚。请看以下刊登于《人民日报》的3个例子:
(肩题)山西大力发展村级光伏电站
(主题)“太阳出来就赚钱”
(肩题)云南省峨山县难进老旧小区改造
(主题)要折围墙先去“心墙”
(肩题)广东促进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主题)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
如果按照传统的方法来做标题,上述3个标题的肩题与主题的位置应当互换。例如广东中医药的那个标题,就应当这样做:
(肩题)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
(主题)广东促进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标题变成主题主虚了呢?
在当前互联网时代,快速阅读已成为人们的习惯。主题的字号浓而大,是吸引读者眼球的要点。努力抓住标题的主题十分重要。怎么抓呢?
虚题讲的是气氛、观念、原则、道理,揭示个别事物的普遍规律与指导意义。虚题的同词比较灵动,形式活泼,字数又不多,从而深受读者喜爱。因此,越来越多的记者、编辑喜欢把主题做“虚”了。
当然,虚题是要依托实题而存在的,在肩题上用实题,这样虚实结合的标题就比较完美了。
以虚为主、以实为辅的标题,以前常出现在通讯的标题中。例如,《人民日报》刊登过这样两篇通讯: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陕西淳化县科技兴果纪事
希望田野上的斑斓画卷
----探寻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如今,在消息上出现肩题实、主题虚的情况,是不是消息逐渐通讯化的一种表现?值得探讨。我发现,消息与通讯这两种体裁的界限似乎逐渐在靠近,这大概是新闻写作的一个流行趋势吧!
对此,希望读者能与我一起继续观察、研究、探讨。
(作者系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培训部主任、文学硕士) 读之受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