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课--705】把故事写好,要注意的3个问题 拾景炎
写故事是记者应掌握的一个武器。我们要求记者写作故事时,脑子里要至少画上3个问号、注意3个问题。一是对比度强不强?能不能抓住读者的眼球。就是抓住新闻事件、人物的矛盾和反差,展现新闻事件独具的差异性,形成强烈感官冲击,在强弱对比中表现自己的办报思想,既触动读者心灵,也发人深省;既提供有用的信息,也构建了思考的空间。
如“潜伏局长”的报道,它的成功之处,就是抓住了陈家顺身份的强烈反差,从而激发起读者强烈的阅读欲望。在读者眼中,他是一名政府官员,完全可以坐在办公室内指挥,而他却和打工者同吃同住同劳动;在工友的印象中,他是一个可亲可敬的“大哥”“工头”。在这种强烈的反差中,映射出一名共产党人可贵的民生情怀。
二是亮度够不够?能不能最大程度引导和改变读者的思想观念。我们强调新闻人物形象鲜明,即故事主人公具有时代感,是社会热切呼唤的典型,这样才能叩动广大读者的心弦。当下激烈变革的时代中,人们内心很不平静,矛盾冲突中,人们期待公平正义的典型;迷惑困顿中,人们渴盼奋进前行的榜样。这,正是党报职责所系,也是大有作为的空间。“潜伏局长”的故事引发了人们的思考,“干部该怎样做官”、“企业该怎样用工”。
三是色泽度饱满不饱满?读者能不能借助故事的生动细节 “穿越”到特定的场景,感受故事主人公的特殊经历和思想情感。讲好故事,要特别注意细节描写。我们常说,新闻因“人”而生动,要写好人、表现人,靠什么?一条重要的法则就是细节,因为细节是新闻中最生动、最传神、最 具吸引力的地方。不同的人讲故事,会有不同的路数技法,但把故事讲得精彩,都少不了真实;逼真地还原生活,真切地展示情怀,少不了生动,有具体的细节、细腻的语言、生活的气息,这样我们所讲的故事才能拨动人们的心弦。
在要求记者讲好故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惑,如,人物形象的雷同化,容易“千人一面”,让读者很快产生审美疲劳;人物典型的概念化,刻意拔高塑造“高大全”形象……所以,我们强调,记者讲好故事,要在平凡中找到不平凡之处,平常中见“奇崛”。
现在扬州日报已经形成共识:写好新闻报道,重要的一点是讲好故事;讲好故事,一定要着眼于写人性、话人情。把握住这一重要原则,就掌握了开启读者心扉的“钥匙”。
(作者为扬州日报副总编辑) 对比度 亮度 色泽度
页:
[1]